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光伏新政板上钉钉 “凛冬”之中的转机在哪里?

期待户用市场并不现实

从《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发布,到“531”新政的发布,光伏行业人士一直有一个非常关注的话题挂在心头,那就是:户用光伏到底有没有受到控制?但让人失望也让人期望的是,从国家能源局与光伏大佬的座谈会,到昨日最新发布的官方解读,国家能源局从未正面回应过这个问题。部分悲观的人认为,既然户用光伏并未单独拿出来说,那户用光伏应该包含在10GW的分布式指标规模之内,所以户用市场应该也是“凉了”;而部分乐观的人认为,既然能源局从未正面回应户用光伏的相关问题,那说明户用光伏市场或许还有转机。

但是事实上,无论户用光伏市场有没有“凉”,下半年的国内市场都无法指望户用光伏,其中最大的原因在于,相对于地面电站及工商业屋顶,容量一般在3 KW -10KW的户用电站规模实在太小。数据显示,在去年19GW的分布式装机容量中,户用光伏约为2-3GW,这是在户用市场获得前所未有的爆发之后取得的装机数据。在以上政策变动出现之前,也就是业内仍然对2018年的光伏市场有较好预期的时候,各专家及机构对于2018年的户用装机普遍预测为6-8GW,新政发布之后,这显然已经无法实现,那今年户用光伏装机能达到多少?

事实证明,过于迅猛的增长并不是一件利于行业发展的事。“531”新政的发布最大的意图就在于控制光伏行业的发展,将这匹“脱缰的野马”拉回正轨。基于此,在户用市场已经因为增速太快而出现问题的情况下,国家能源局不太可能会让户用光伏再次大幅增长。此外,在其他类型项目受到限制的前提下,放开户用光伏无异于给光伏企业开了一个口子,“狼多肉少”的情况下,所有企业都将针对户用市场蜂拥而入,这显然不利于行业的发展。

因此,国家能源局等相关部门几乎不可能会完全开放户用市场,只会在充分考虑控制光伏发展的基础之上,追加发放部分户用专用指标(这种可能性也不高),参照去年接近3GW的装机数据,就算今年发放的户用指标与去年装机量持平,这一部分户用指标,预计也不会超过3GW。再按照去年户用大概占到分布式光伏装机的10%来算,今年上半年,户用装机可能的值为1GW左右。所以追加户用光伏的规模,留给下半年的指标可能也不会超过2GW。而2GW可能连一个组件厂商的产能扩张都无法满足。所以这也是为什么说,下半年指望户用市场的额外指标不太现实。

如果无法解决企业的产能扩张与市场需求下跌之间的核心矛盾,户用市场到底有没有“凉”似乎已经不那么重要。

下半年市场或许有所转机

目前来看,光伏规模控制已经板上钉钉,没有办法再让相关部门对这部分政策进行延期或者改动。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所有的规模控制,都是针对需要国家补贴的那些项目。而对于不需要补贴的光伏项目,是开放的。这样一来,在普通光伏电站受到限制,分布式指标所剩无几的情况下,下半年并网的电站几乎都是属于不要国家补贴的项目。也就是说下半年我国将提前进入“平价上网”时代,相当于光伏平价上网的一个“试点”时期。

但是,所谓的暂不安排2018年普通光伏电站建设规模,只是暂时的。这个暂停,有可能是一两个月,有可能是半年,也有可能更长。通过此次“531”新政发布的突然性以及后续相关部门的反应来看,国家主要是要考虑建立一个让光伏产业合理有序发展的秩序,引导行业向提质增效、持续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531”新政可能只是一个开始,为了不让某些情况恶化(比如补贴缺口、比如弃光限电),现行发布“531”新政起到暂停的作用。或许接下来会有更加切合光伏市场实际发展情况的政策出台,比如在前段时间只是发布了征求意见稿的《关于完善光伏发电建设规模管理的意见》和《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管理办法》,届时,关于分布式10GW的指标、普通电站项目的指标,应该会有一个更加全面的解释,也有可能出现转机。

国内光伏兴于补贴政策,现在也困于补贴政策。今年下半年的市场若想要有转机,可能主要还是看市场反应。假如光伏平价上网“试点”非常成功,有部分成本管控出色的企业已经可以不需要补贴而通过光伏项目获得盈利,那国家乐得将那些已经落后的企业淘汰,并加快光伏产业平价上网的步伐。如果光伏平价上网“试点”非常失败,99%的光伏企业都无法在没有补贴的情况下获取利润,下半年的光伏市场已经是“一潭死水”,那相关部门或许会出台一些政策进行救场,但应该也只能救部分技术实力强的企业。

值得一提的是,在6月11日发布的解读文件中,国家能源局表示将推动《关于减轻可再生能源领域企业负担有关事项的通知》的贯彻实施,让光伏企业轻装前行。此外,分布式市场化交易的启动、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制度的落地实施都将对行业形成利好,这些政策将会对接下来的光伏市场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综上,为今之计,光伏企业在静待《关于完善光伏发电建设规模管理的意见》和《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管理办法》等相关政策出台的同时,应该立刻适应新的政策环境,加强成本管控和技术创新,产业链上下一体,合力降低成本。抱团自救或许是未来企业的一条出路。

<上一页  1  2  
内容导航
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OFweek观点。刊用本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翻译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太阳能光伏 猎头职位 更多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