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双反 中国光伏产业如何走出困境?
一周前,美国商务部在光伏反倾销案中开出高额罚单,引发中国各界强烈不满。24日,尚德、英利等4家企业高调成立“光伏可持续发展联盟”,抱团应对;中国商务部也发布公告,认定美国部分可再生能源产业扶持政策违反WTO规定。
光伏“双反”案对中国企业影响几何?中国政府和业界该如何应对?遭遇困境的中国光伏业怎样实现可持续发展?
任由“双反”成真 中国或被挤出美国市场
中美之间的这场光伏纠纷源自于去年10月,美国SolarWorld等7家光伏企业向美政府申请,要求美国商务部向从中国进口的太阳能电池板征收超过100%的关税。
继今年3月份美国商务部初裁决定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2.90%至4.73%的“象征性”反补贴关税后,5月17日美国商务部初裁决定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31.14%至249.96%的反倾销税率。这是中国清洁能源产品在国外遭受的第一起贸易救济调查。
据美方统计,2011年中国涉案产品对美出口金额约为31亿美元,此次关税决定将影响到59家中国太阳能公司。
晶澳太阳能控股有限公司副总裁陈德胤告诉记者,如果美方实施“双反”,预计中国企业对美出口将增加36%左右的成本,基本不再有价格优势。
很显然,如果10月份美国商务部在终裁中维持原判,中国光伏产品将被挤出美国市场,欧洲市场也可能会受到影响。
有分析认为,美国发起光伏“双反”调查,并非完全出于大选的需要,遏制中国新兴产业的发展也是其目标之一。因为美国本土也在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而中国企业是有力的竞争对手。
抱团抗争 “绕道而行”
面对美国的“双反”大棒,中国有关部门采取了反制措施。早在“双反”案立案之初,中国商务部就曾表示,将对美国可再生能源扶持政策及补贴措施启动贸易壁垒调查。24日,中国商务部初步认定美国6项被调查措施违反WTO有关规定,对正常贸易造成扭曲。
另有媒体报道称,中国的多晶硅生产企业已经向商务部申请,要求对美、韩两国出口中国的多晶硅原料提出反倾销、反补贴调查。
中国光伏企业在积极抗辩、应诉的同时,也开始审慎地走国际化道路,将生产线和订单转移他国(地),规避征税风险。

图片新闻
技术文库
最新活动更多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异质结电池市场研究报告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OFweek 2019(第十届)太阳能光伏产业大会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福禄克光伏电站解决方案系列产品试用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维科杯·OFweek2019太阳能光伏行业年度评选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第21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免费观展门票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在线研讨会】 ITECH光伏及燃料电池的仿真与测试
推荐专题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