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趋势:暗夜中前行的中国光伏业
在过去一年中,低迷不振的光伏行业,被媒体普遍冠以“寒冬、暗夜、低谷”等负面的字眼。当光伏业头上“朝阳行业”光环逐步褪色时,美国商务部的一份公告,再度引发了人们对中国光伏业前景的担忧。
初裁出炉
在国内光伏行业翘首以盼半年之后,3月21日,美国反补贴调查结果终于出炉。
美国商务部发表声明,以“中国太阳能电池板的生产商或供应商接受了中国政府不公平补贴”为由,决定对这些产品征收2.9%至4.73%的反补贴税,征税由光伏电池扩至光伏组件。
在美国商务部的初裁结果公布后,引发了国内光伏业的一致反对。当日,代表中国企业的官方组织,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就美国商务部对中国光伏产品的反补贴初裁发表声明。声明认为,美国商务部的这一裁决结果,缺乏公平、公正,其政治目的超越法律授权,违反了法律基本原则。
天合光能董事长 高纪凡:应该说是一个不公平,不合理的税。美国的商务部对中国的整个所谓的补贴的情况是不了解的。
高纪凡,是国内最早一批做光伏的企业家。1997年,高纪凡在江苏省常州市创立天合光能有限公司,专业从事晶体硅光伏组件生产。
据国际著名电子行业研究机构IMS的统计显示,在2011年度,天合光能位居全球光伏组件制造商排行榜第四,是中国第三大光伏组件制造商。在本次初裁结果中,天合光能被征收最高税费4.73%。
天合光能董事长 高纪凡:(美国商务部)说我们其中有一项就是说关于天合由于中国的高新技术企业,又在2010年天合在行业 里面的影响比较高,所以他认为其实我们享受了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的优惠,这样的话征收一个百分点的所谓的反补贴税,实际上在中国高新技术产业是针对所有 的,不管是中资企业、外资企业都是一样的,还有一点就是我们,他认为天合在2010年由于采购比较多比例的中国的硅料,多征收了我们0.7%的反补贴税,他在中国的硅料企业是由政府控制的,实际上这是一个很不正确的判断
目前,中国光伏产品企业多局限于光伏组件的生产,90%的产品以出口欧美为主,产量占到了全球的四成以上,其中美国是中国光伏企业的第二大市场。
位于河北保定市的英利集团,是一家以新能源投资为主业的国际化企业集团,2007年在纽交所上市,是中国第二大光伏组件制造商。2011年,英利集团出口到美国的太阳能组件约为200兆瓦,占公司出口份额的20%左右。
英利集团法务总监 陈卓:我们英利作为单独税率企业,我们取得了3.61的这个税率,这个税率呢是低于行业之前很多人的预期的。这个裁决过程中我们也看到了很多这种积极的因素,比如说在这个涉案产品范围的这样一个问题和其他一 些关键问题上,美国商务部部分的采纳了我们作为应诉企业的一些抗辩,那我们也觉得这是一个非常积极的信号,也给我们在下一步的进一步抗辩和应诉过程中进一 步积极努力,为我们争取更多的利益,带来的一些信心。
美国商务部裁定结果公布后,由于税率征收比例低于此前行业预测的10%至15%,更是远低于美国7家光伏企业提出的100%关税水平,资本市场将其解读为利好消息,中国光伏股票当天在美股市场整体反弹。
在全部14家应诉企业中,唯一拿到2.90%的最低税费的尚德电力,以14.06%的涨幅领跑,英利绿色能源大涨12.07%。天合光能、阿特斯、晶科能源等也有5%以上的涨幅。
相较于提出“双反”请求的7家美国本土光伏企业的100%关税诉求,和业内一度预计的15%左右反补贴税额度相比,反补贴初裁的结果,虽然低于行业的普遍预期,却只是美国贸易保护壁垒的一角。

图片新闻
技术文库
最新活动更多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异质结电池市场研究报告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OFweek 2019(第十届)太阳能光伏产业大会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福禄克光伏电站解决方案系列产品试用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维科杯·OFweek2019太阳能光伏行业年度评选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第21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免费观展门票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在线研讨会】 ITECH光伏及燃料电池的仿真与测试
推荐专题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