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维LDK:致命的战略浮躁症患者
企业家在转型与高速发展之间“鱼与熊掌兼得”的出发点往往是好的,主观上一般也无意给下级设置执行“黑洞”;然而,在转型中如果什么也不愿意失去,往往失去的更多。谁的要求都得不到满足,哪一方都不满意,这才是最大的“黑洞”。
当转型成为业界共识时,中国经济增速连续5个季度的回落波及到企业层面,一些领军人物开始躁动,频频向执行层面施压,力图将业已暴露出来的短板用速度掩盖起来。然而,这样的转型往往让企业难以适从,并陷入更大的困境。
“光速”魅影
号称全球最大太阳能多晶硅片生产商的江西赛维LDK太阳能高科技有限公司2005年成立,2007年6月在纽交所上市,被称为当时中国企业在美国单一发行最大的一次IPO,发展堪称“光速”。然而至去年第四季度,赛维LDK负债60亿美元,负债率87.7%,利润率跌至-65.5%。供应商为追讨货款,进入今年4月后开始将赛维LDK设在苏州的组件厂大门紧紧堵住。
江西赛维LDK
早在2008年8月,当持续了4年的多晶硅大牛市戛然而止,多晶硅行业遭遇价格暴跌、产能过剩时,赛维LDK董事长彭小峰开始思考商业模式的转型,只不过他只是把转型当作手段,目标依然是“光速”。2009年,彭小峰继续依赖信贷加大多晶硅产能,坚守“信贷支撑产能扩张”的模式。转型的战略布局与速度第一的战略模式并存,在执行中产生了“一切都应让路于速度”的负效应,不惜牺牲效益,直至曝出财务危机。
彭小峰应当明白,转型恰恰意味着要把过高的速度降下来,这和太阳能的利用具有广阔前景是两回事。“天花板”、“玻璃门”面前,即使前景诱人也要适时主动调整,那要比市场强行洗牌好得多。企业家在特定时期应勇于做出取舍,保证主要方向实现的决策模式才是正确的。
当然,把过高的速度降下来,是对企业家转型决心的极大考验。事实上,赛维LDK和彭小峰已为此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公司成为2009年“最受伤”的光伏企业,股价下滑近五成,彭小峰身家缩水33亿。更可怕的是以其豪赌力挽颓势。去年1月,赛维LDK以旗下多晶硅厂的部分股权,与几家银行下属资产投资公司达成“对赌”协议:投资方将从赛维LDK硅化学科技有限公司获得总额为2.4亿美元的可转债优先股,如果2011年度这一投资的内部收益率达不到23%,赛维LDK必须用现金来补偿投资方。当赛维LDK的多晶硅厂分拆上市的计划彻底流产时,这场“豪赌”的失利将成定局。

图片新闻
技术文库
最新活动更多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异质结电池市场研究报告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OFweek 2019(第十届)太阳能光伏产业大会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福禄克光伏电站解决方案系列产品试用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维科杯·OFweek2019太阳能光伏行业年度评选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第21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免费观展门票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在线研讨会】 ITECH光伏及燃料电池的仿真与测试
推荐专题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