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田:“队伍”文化助力英利“过冬”
SNEC2012——诺大的上海新国际展馆里,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几乎在每一个展馆里都看得见英利的员工!为什么?因为他们都统一穿着工装来到展会现场!让我们跟随英利公共关系梁田先生的讲解一点点解读英利独特的“队伍”文化,并感受这样的文化如何帮助英利“过冬”的吧。
记者:现在的光伏市场可以说是内忧外患,在这个产能阶段性过剩的时期,英利采取了那些措施应对?
梁田先生:内忧外患在我们的理解是阶段性存在的。现在全球大部分国家在面临大选,行业也是因为蓬勃发展造成了相对的产能阶段性过剩。这个定位是有的,但是怎么办,有了问题不解决肯定是内忧外患。所以我想作为英利,我们有这么几个办法:
第一方面,坚持自己的品质不变,不能因为价格的下降而牺牲产品质量,这是一条短视之路。其次必须适应价格下降的趋势。价格下降不能以牺牲产品质量为代价,必须保证品质才能换来长久的市场。也必须适应产品价格的趋势,适者生存。这一块我们一手是抓产品的创新,通过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使传统的和过去采用的材料,浪费的材料和可替代的材料降低成本。
第二方面是通过节能使全体的员工树立起成本意识,在每一个环节都要节约成本。英利也是世界唯一具有完整产业链的光伏企业。我们从硅料,到注电电池,到切片电池,到最后的组件,每一个环节我们都渗透进了严格的产品成本控制理念。所以也使各个环节通过紧缩使最终的产品价格迅速的在自己的可承受,可控范围内。
第三个方面,还必须适应市场变化。现在的市场由过去传统的大型地面电站逐渐的向屋顶电站,和个性化需求发展。所以我们就提出差异化营销的概念,什么叫差异化?大家在做的,我也一定要做。大家没有在做的,我要提前布局这件事情。所以我们也开发了很多适应于无电地区的独立发电系统。适应于更多个性需求的个性化一站式服务系统。这样就适应市场变化。
第四个方面,人是最关键的。行业不好,我们不能没有斗志,英利每一个同事的精神面貌都非常好,通过英利人拼搏的精神,越是关键的时候,越要顶得住,抗得起。这样才能使我们的企业充满了活力,使前面讲的创新、控成本既高兴的工作,又能达到目的。
记者:我们对于英利的企业文化很感兴趣,请您给我们讲讲。
梁田先生:我们是一家北方企业,各个地方企业都有浓厚的地域特色。同时一个企业也和它的创始人风格很有关系。我们英利的董事长是一名军人出身的企业家,是一个实战型的企业家。在他带队伍过程中形成了和他过去的人生经历,和他对于企业管理的认识都渗透到了每一个企业的方方面面。所以也形成了我们在其他企业或者业界看来比较独特的企业文化。我们更像一支部队,同时我们又不是部队,如果是部队就没有创造力了,因为部队只有听命令。

图片新闻
技术文库
最新活动更多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异质结电池市场研究报告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OFweek 2019(第十届)太阳能光伏产业大会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福禄克光伏电站解决方案系列产品试用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维科杯·OFweek2019太阳能光伏行业年度评选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第21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免费观展门票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在线研讨会】 ITECH光伏及燃料电池的仿真与测试
推荐专题
-
10 东南亚光伏市场现状及前景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