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利跨界光伏电商 目标3年1500亿
传统企业纷纷跨界进军电商,英利集团也不甘落后。这家全球最大的光伏发电产品制造商正谋划着一个宏大的电商战略。
12月19日,英利集团在其第四届供应商年会上首次公布了筹划多年的电商战略,即通过一个名为“全球网络采购平台”的电子商务平台,整合上下游资源,为全球各地的中小光伏企业提供服务。
英利集团采购总监马艳称,这个平台未来将能够提供原材料供应与销售、技术与管理打包服务、厂房产线设计与建设、OEM(原始设备制造商)加工与外包等服务。根据计划,2014年6月,全球网络采购平台将正式搭建完成。英利的目标是,到2016年,该平台的规模达到25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500亿元人民币。“事实上今年这个平台已经做了几单生意了,挣了100多万美元。”英利集团董事长苗连生说,“未来,这个平台的规模将会超过主业(光伏产品制造)。”
跨界
在保定电谷国际酒店电谷堂的大屏幕上,“咱们的梦,就在眼前”八个大字十分醒目。这是苗连生为这次年会所定的主题。
数百位来自全球的供应商代表齐聚于此参加英利组织的第四届供应商年会。在苗连生看来,光伏行业的冬天即将过去,春天即将来临。
跟往届年会不同的是,此次年会英利首次当着数百家供应商代表的面对外宣布英利将正式进军电商领域。苗连生称英利的电商平台为“全球网络采购平台”。
英利跨界进军电商领域的举措让不少供应商不能理解。一位参与此次会议的供应商感慨称,由制造业转去做电子商务,这个跨度真的有点大。
事实上,苗连生早在三年前就已经开始筹划“跨界”了。2010年,通过成功赞助南非世界杯,英利迅速成为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尤其是在欧美,大家都知道在太阳能领域有个叫英利的公司。”苗连生在接受经济观察报专访时说。
当时光伏行业刚经历经济危机以及欧洲各国削减政府补贴等不利因素影响,正处于“寒冬”时期,各大行业巨头均出现巨额亏损。
2011年,英利集团旗下美国上市公司英利绿色能源控股有限公司亏损约32亿元;2012年的亏损也在30亿元左右;2013年第三季度亏损3850万美元(约2.34亿人民币)。
但品牌知名度的迅速提升让苗连生开始“寻思”可以做更多的事情。于是,一个整合全球资源的想法开始涌现。
不过苗连生明白,若想具备这个整合能力,英利除了具备很高的品牌知名度外,还必须保持领先的市场地位。这也就是为什么在连续亏损的情况下,英利非但没有放慢脚步,反而加快了出货的力度。
2011年,英利的出货量为1.6GW(10亿瓦特),同比增长51.1%;2012年的出货量约2.3GW,同比增长43.2%;预计2013年出货量达到3.2-3.3GW。

图片新闻
技术文库
最新活动更多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异质结电池市场研究报告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OFweek 2019(第十届)太阳能光伏产业大会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福禄克光伏电站解决方案系列产品试用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维科杯·OFweek2019太阳能光伏行业年度评选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第21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免费观展门票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在线研讨会】 ITECH光伏及燃料电池的仿真与测试
推荐专题
-
10 东南亚光伏市场现状及前景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