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洪硅料厂复产遭质疑 赛维LDK巨亏后能否“突围”
7月28日,江西赛维LDK马洪硅料厂宣告复产,该项目共有三条5000吨的生产线,投资额超过100亿元。由于过去几年光伏业进入“寒冬”,硅料价格大幅下挫,该项目也成为赛维LDK严重亏损的重要因素之一;但赛维寻求“突围”的决心显现无疑。
为降低硅料生产成本,赛维LDK对马洪硅料厂启动了冷氢化项目改造,据称改造工作已基本完成,近日取得同意复产的批复。
而在宣布复产同时,赛维LDK总裁兼首席执行官佟兴雪还对外透露,2013年,赛维LDK的生产经营状况逐步改善,自身造血功能不断增强,产能利用率稳步提高,硅片、电池片和组件生产环节均实现正现金流,走上了重生之路。
江西赛维LDK当年号称是全球最大的太阳能多晶硅片生产商,发展速度一度被誉为 “光速”。然而,经历了2010年的火爆行情,光伏产业在2011年急转直下,在欧债危机、美国“双反”调查、国内产能过剩等内忧外患中,整个产业集体步入寒冬期。在此背景下,江西赛维债台高筑,2011年四季度,负债总额高达60亿美元,负债率达到87.7%,硅料于2012年4月被迫停产。
尽管公司方面对马洪硅料厂复产表现出巨大信心,业内仍泛起不少质疑声。
“我们对马洪硅料厂的复产前景并不看好。”国内一位熟悉行业内情的人士表示,虽然赛维LDK进行了冷氢化项目改造,有助于降低一些成本。但该项目早前投资成本过高、工业电价相比西北地区缺少优势,预计产品成本不可能低于目前国内主流厂家的成本,竞争力偏弱。
据另一位光伏龙头企业负责人透露,赛维马洪项目停产前的成本高达40美元/公斤左右,即便经过了冷氢化改造也很难降到足够低的水平。
资料显示,多晶硅最近报价在16万至16.5万/吨(含税),折美元不含税价为22至23美元/公斤。
“首先是投资太大折旧受不了,之前开工不足也导致费用摊得多。”该负责人称,这一1.5万吨的项目投资高达120亿,是其他项目的两到三倍,使得其成本很难迅速下降。
不仅如此,对多晶硅降本意义重大的闭路循环也存在问题,“赛维项目的氢化有两个不足,一是热氢化效率低能耗高;二是氢化能力本身不足,不能将四氯化硅副产物都转化为三氯氢硅原料,只能外购三氯氢硅维持生产,这导致成本很高。”

图片新闻
技术文库
最新活动更多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异质结电池市场研究报告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OFweek 2019(第十届)太阳能光伏产业大会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福禄克光伏电站解决方案系列产品试用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维科杯·OFweek2019太阳能光伏行业年度评选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第21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免费观展门票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在线研讨会】 ITECH光伏及燃料电池的仿真与测试
推荐专题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