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半年预盈超2500万!某上市公司剥离光伏实现扭亏

7月2日,麦迪科技(603990.SH)发布业绩预告,预计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2500万元至2700万元,与去年同期亏损7633.52万元相比,成功实现扭亏为盈。

在这份看似简单的扭亏公告的背后,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战略大撤退。今年1月,麦迪科技以6.35亿元价格将光伏业务出售给绵阳安建投资,完成了重大资产出售,剥离光伏业务,正式终结了这段持续不足两年却吞噬掉公司十年利润总和的跨界之旅。

剥离光伏卸下4.36亿亏损包袱

2025年1月,麦迪科技宣布完成对全资子公司炘皓新能源100%股权的出售,正式剥离光伏电池片业务。这笔交易背后是惨烈的财务现实:仅2023年至2024年8月,炘皓新能源累计亏损达4.36亿元。

光伏业务的剥离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2359.59万元,同比暴增138.55%;扣非净利润252.66万元,实现扭亏。

同时,公司的经营质量同步改善,现金流净额同比增加3225万元,资产负债率从72.14%高位回落。

麦迪科技在公告中指出,剥离光伏后每年可减少约1.2亿元亏损。对这家曾连续7个季度扣非净利润为负的企业而言,这是一次彻底的“止血”行动。

跨界之殇:国资推动下的光伏豪赌

时间回溯至2022年,绵阳安州区国资入主麦迪科技成为转折点。在地方政府的产业雄心推动下,这家医疗信息化企业毅然转向光伏赛道。

2023年2月,麦迪科技宣布投资18.62亿元建设9GW高效单晶电池项目。项目建设速度极其迅速,当年5月15日首片电池片下线,从开工到投产仅7个月。

然而,表面繁荣难掩深层的危机。2023年炘皓新能源毛损率高达37.02%,2024年上半年进一步恶化至71.96%。相比之下,行业头部企业通威股份同期毛利率为7.12%。

麦迪科技的跨界尝试付出惨重代价。公司的资产负债率急剧攀升,由原本的16.61%猛增至72.14%,导致现有的货币资金难以偿付短期借款。更为严峻的是,公司扣非净利润已连续七个季度呈现负值,累计亏损额高达5.32亿元,这一数字甚至超过了其2011年至2022年这十二年间的利润总和。

医疗回归:覆盖2400家医疗机构

剥离光伏后的麦迪科技,核心重新回归医疗信息化主业。深耕行业二十年建立的护城河依然坚固:DoCare系列临床信息系统覆盖全国2400多家医疗机构,其中包括近1200家三甲医院。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医疗主业展现出强大韧性,毛利率回升至66.10%的常规水平。同时,销售、管理及研发三项费用率均实现显著改善:销售费率下调至17.5%,管理费率缩减至28%,研发费率则保持稳定在11.1%。

同时,运营效率亦同步提升,订单执行周期缩短为6-8个月,应收账款周转天数较去年同期减少了12天。值得一提的是,在江苏某三甲医院,Dorico数字化手术室系统成功将术前准备时间缩减40%,成为医院智慧化升级的标杆案例。

此外,辅助生殖业务也带来稳定现金流。公司旗下海口玛丽医院在2024年完成了1306例取卵周期,在海南辅助生殖市场占据重要地位。

值得一提的是,回归主业的麦迪科技,正通过技术创新开辟增长新路径,积极布局低空救援与康养机器人领域。

随着光伏债务负担的解除,麦迪科技终于可以全力投入医疗科技新战场。(光伏之心)

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OFweek观点。刊用本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翻译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