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达峰不是要限制发展:技术创新是重要抓手
“欧洲主要国家约在上世纪90年代就实现了碳达峰,计划2050年实现碳中和,其间约有60年,而中国从碳达峰到碳中和只有30年时间,所以掌控这个过程的平稳和安全是一个重大挑战与艰巨任务。”“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必须有全局观念,要有紧迫感。”在近日召开的“能源中国——迈向碳达峰:地方经济转型与能源发展新机遇”论坛上,与会专家纷纷强调,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对我国能源产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此背景下,各地应更加积极地推动能源转型,通过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升级,更精准地服务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技术创新是重要抓手
在我国仍属发展中国家、能源依赖及消耗仍较大的背景下,如何实现碳中和?在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朱民看来,科技创新、市场积极性、政策及产业结构调整都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巨大的空间。
朱民表示,碳中和目标的提出,从根本上改变了产品、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的排碳过程。而技术,是这一变化背后的重大抓手和推力。
“以青海为例,目前,青海的光伏发电成本已降至每度0.14元,青海光电通过高压电网输送到河南驻马店,其电价已低于驻马店当地的燃煤发电。”朱民认为,目前,我国光伏仍有技术提升空间,电解水制氢的降本技术还在突破中,氢燃料电池的降本增效也将为产业作出巨大贡献,加上我国的规模化发展优势,技术创新对助力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潜力巨大。
而技术发展背后,是巨大的机遇。朱民介绍,据估算,从现在到2060年,中国每年将有相当于GDP总量1.5%到2%的资金投入新能源、能源基础设施,以及碳中和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转型中,预计今年将超过1.5万亿元,以后还会逐渐增加至百亿元。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即日-1.17日立即投票>> 维科杯·OFweek 2024(第三届)储能行业年度评选
-
即日-1.25立即下载>> PV Inverter太阳能逆变器主要部件应用指南
-
即日-1.31立即参与>>> 【限时免费下载】村田白皮书
-
限时免费点击下载>> 2024储能产业抢占制高点发展蓝皮书
-
2025年3月立即报名>>> 【线下会议】OFweek 2025 工商业储能大会
-
2025年3月立即报名>>> 【线下会议】OFweek 2025(第五届)储能技术与应用高峰论坛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