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亿战投敲定!光伏巨头祭出王炸级动作
3月29日,光伏巨头通威股份(600438.SH)发布重大公告,宣布其全资子公司永祥股份拟通过增资扩股方式引入战略投资者,进一步夯实资本实力。
根据公告,永祥股份此次增资前股权估值达270亿元,计划引入资金不超过100亿元,战略投资者预计持有增资后永祥股份不超过27.03%的股权。
此次融资将主要用于偿还金融机构负债及补充流动资金,标志着通威股份在加速光伏产业链布局的同时,正通过资本运作优化财务结构。
截至2024年9月30日,永祥股份总资产为679.96亿元,负债总额达346.7亿元,资产负债率约51%。通过增资降低负债率,可减轻利息负担,释放资金用于技术研发与产能优化,为行业周期反转储备“弹药”。
交易完成后,通威股份对永祥股份的持股比例将不低于72.97%,仍保持控股地位,永祥股份继续纳入合并报表。
市场分析指出,此次战投以工银金融资产、中信金融资产、永安期货等头部金融机构为主,反映出资本市场对永祥股份行业地位及通威股份综合实力的认可。尽管行业融资环境趋紧,但永祥股份凭借全球25%以上的市占率、90万吨高纯晶硅产能,以及“第八代永祥法”等核心技术,仍获得1.1倍市净率的估值溢价,显著高于同行平均水平。
从农牧龙头到光伏“双料冠军”
公开资料显示,通威股份成立于1982年,2004年登陆上交所,早期以农牧业务为主,2006年跨界进军光伏产业,形成“农业+新能源”双主业格局。
公司光伏板块覆盖多晶硅、电池片、组件及电站运营,其中永祥股份为全球高纯晶硅龙头,2023年产能规模突破90万吨,连续多年市占率居首;电池片业务亦连续八年全球出货量第一。
近年来,通威加速组件业务布局,2024年组件出货量达46GW,国内排名第一,全球位列第五。公司通过“渔光一体”模式,将光伏发电与水产养殖结合,探索绿色能源与生态协同发展。技术层面,其TOPCon(TNC)电池转换效率突破25.28%,异质结组件功率达790.8W,十一次刷新行业纪录。
去年三季末在手资金量超300亿
业绩方面,受光伏产业链价格暴跌冲击,通威股份2024年预计净亏损70亿至75亿元,主因硅料价格跌破成本线及长期资产减值计提约10亿元。但公司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保持稳健,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在手资金及可交易金融资产合计310.93亿元,为逆周期扩张提供支撑。
永祥股份作为核心盈利单元,2023年高纯晶硅平均生产成本已降至4.2万元/吨,显著低于行业均值,单位电耗和硅耗分别优化至50度以下和1.04kg/Kg-Si以内,成本优势持续巩固。尽管短期承压,公司通过战略增资进一步强化财务弹性,为技术升级与产能迭代预留空间。
光伏寒冬下硅料企业集体折戟
在2024年,光伏行业寒意蔓延,上游硅料价格遭遇断崖式下跌。据行业监测数据显示,单晶致密料价格从年初的6.5万元/吨一路跌至年末的4万元/吨,N型颗粒硅价格更是由6万元/吨跌至3.7万元/吨,跌幅均超40%。
此次价格跳水触及多数企业现金成本红线,导致上游环节业绩陷入集体承压的困境。最新财报数据显示,协鑫科技2024年净亏损47.50亿元,大全能源亏损27.18亿元,新特能源预计亏损达38亿至41亿元。
永祥股份部分财务数据(公告截图)
作为通威股份核心盈利引擎的永祥股份,其业绩波动亦受到关注。财务数据显示,其2023年净利润高达151.8亿元,但2024年前三季度亏损9.9亿元,净资产规模也从2023年末的419.1亿元缩水至三季度末的333.2亿元。这成为其此次引入战略投资者、优化资本结构的重要现实动因。
结语
综合来看,通威股份此次引入战投,不仅是应对行业低谷的防御性举措,更是为未来周期反转抢占先机。
在光伏行业加速出清背景下,龙头企业凭借资金与技术壁垒,有望在下一轮增长中扩大市场份额。通威股份通过“现金储备+结构优化”双轮驱动,或将在N型技术迭代、海外市场拓展等领域持续领跑。(光伏初心)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4日10日立即报名>> OFweek 2025(第十四届)中国机器人产业大会
-
4月25日立即报名>> 【线下论坛】新唐科技2025新品发布会
-
限时免费试用立即申请>> 东集技术AI工业扫描枪&A10DPM工业数据采集终端
-
免费下载立即下载>> 前沿洞察·2025中国新型储能应用蓝皮书
-
7.30-8.1预约参观>> 2025WAIE-光伏储能应用大会暨展览会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蔡司工业质量解决方案集锦
-
10 谁是光伏圈的鸡缸杯?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