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国商业建筑碳中和实施路径研究报告
近日,亿欧智库发布了商业建筑领域首份碳中和专题研究报告——《2021年中国商业建筑碳中和实施路径研究报告》。该报告,通过深度桌面研究,专家访谈等方式,提炼总结商业建筑碳中和五大实施路径:源头减量、回收利用、能源替代、节能提效、负碳技术,并结合应用场景提供具体实施路径。希望为商业建筑各产业链所涉企业提供参考。
与此同时,亿欧智库发布了中国商业建筑碳中和产业图谱。
一、《2021年中国商业建筑碳中和实施路径研究报告》核心观点
1. 中国建筑业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占全国碳排放总量51.6%,减碳空间大且减碳需求急迫。其中相较于民用建筑,商用建筑单位面积能耗更高,具备更大节能空间;且普遍应用集成化管理系统,易于管控,存在规模效应。
2. 该报告首次提出中国商业建筑碳中和路径,涵盖源头减量、回收利用、能源替代、节能提效、负碳技术五大实施举措。
3. 装配式和被动式建筑是未来低碳建筑主要发展趋势。装配式建筑通过生产预制构件,并进行组装,有效缩短工期,节约人力、材料等资源,显 著降低建筑碳排放。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通过对自然元素的最大化合理运用,降低能源消耗,减少设备运行阶段碳排放。
4. 在商业建筑中以光能应用最为广泛,中国的光伏产业经过数年发展,在规模、发电成本和发电效率上都处于领先地位;风能及地热能的应用也 助力实现节能减碳,但由于受到的限制因素较多,还未能达到光伏的装机规模;氢能作为“未来能源”,在减排空间上的潜力也十分巨大。
5. 中国以“三高楼宇”为主,其中空调、照明和信息机房等领域的电力消耗为关键排放源。通过建筑智能化,杜绝无效设备损耗,监测设备用电 运行情况,帮助楼宇运营减少碳排放及运营费用。
6. 建筑运维管控阶段成为核心突破口,技术赋能新型智慧楼宇运营管理平台助力运维管控阶段节能提效。商业建筑碳减排实施路径中,节能仍是核心任务,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实现能源结构优化。
二、报告作者观点摘要
(一)亿欧智库分析师黄晴淇:在传统商业建筑全生命周期中融入先进低碳技术,形成有活力的,绿色的新型低碳商业建筑产业链。
在传统商业建筑全生命周期中,分为设计规划、建造准备、施工阶段、运维管理及拆除报废五个阶段。在“双碳”目标的顶层设计下,各个阶段开始注重减排减碳,谋求低碳转型。例如在设计规划阶段的BIM数字孪生技术,通过流程化、数字化和参数化的方式可以精准判断出建筑所需材料量、建筑内最优布线路线、预测碳排放总量及能耗实时管理。在建造准备及施工阶段过程中,低碳、固碳建材的使用以及建材生产垃圾的回收也是减少碳排放的重要手段。在运维管理阶段,智慧楼宇系统起到检测、监管以及减排的作用。在拆除环节中,分拣废弃建材,实现二次利用。
(二)亿欧智库分析师王子嘉:商业建筑实现碳中和应从设计阶段开始,融合贯彻低碳节能理念并合理应用信息化技术进行建筑设计优化,提升商业建筑整体节能水平。
商业建筑实现碳中和的实施举措应基于商业建筑的全生命周期,那么设计阶段就是其开端,也能一定程度上决定该建筑整体节能水平。如果一个建筑在设计时规划了不合适的楼体朝向、楼间距离或楼体结构,那么后续为了维持楼内活动的正常运行,就会产生很大程度的能源消耗,与低碳理念背道而驰。
商业建筑低碳设计三要素包含了楼体本身设计、低碳节能技术应用和建筑材料选择三个方面。要求设计一个合理规划其楼体结构,与周围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间关系;合适低碳技术应用并采用高性能环保建材的低碳建筑。
BIM也将助力低碳商业建筑的建设,在建立原有建筑信息模型基础上形成“BIM+”低碳设计新模式。实现集成化协同设计,大大节省建筑成本。通过能耗监测分析对碳排放量进行管理,并利用模型模拟深化低碳节能技术在楼体中的应用。
(三)亿欧智库分析师俞斌:响应绿色低碳发展的顶层设计,商业建筑应从源头改变能源消费结构和消费模式,从化石能源转变至清洁能源,从集中单一输电模式转变至分布式多能互补。
至2018年中国分布式能源装机量将达到6x10^7kW,约占总电源装机量3%,预计至2030年这一比例将提升至30%,届时,光伏以其自身优势,分布式和集中式光伏的装机量将远远领先其他新能源装机量。企业应用新能源从一开始单纯的从社会责任角度出发,将逐渐体现出其经济效益性。此外,为改善电力供需情况,促进以新能源为主的分布式智能电网建设,商业建筑还应结合BIPV、地源热泵和垂直轴发电机等技术,能最大限度利用新能源,实现电力“自产自用”,“余电上网”。
(四) 亿欧智库分析师孙航:为实现“双碳”目标,商业建筑亟需智慧化转型。AI+物联网新型智慧楼宇运营平台是未来发展趋势。
AI+物联网新型智慧楼宇运营平台的应用,为商业建筑碳中和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路径。通过物联网传感器和终端设备可以实时采集建筑物内的温湿度,人员分布,热源分布和能耗分布(等数据),可以准确地分析建筑空间内的负荷需求,及时发现运维管理的弱项和盲区,通过空间模型的数据分析,实现能耗的精细化管理。
运维管控环节的优化,在降低商业建筑能耗的同时,还可以提高商业建筑对间歇性可再生能源的利用能力,实现节能和绿色用能,助力商业建筑实现碳中和。
(五) 亿欧智库分析师岑烨:中国目前碳捕集利用与埋存CCUS技术总体还处于研发和示范的初级阶段,未来有望成为实现商业建筑碳中和的兜底技术。
到2050年,将空气中的温室气体浓度限制在4.5×10^4以内的所有碳减排技术中,碳捕集利用与埋存CCUS的贡献为9%左右。碳捕集技术的应用主要分为两种,点源碳捕集和直接空气捕获。目前,点源碳捕集的技术相对成熟,主要应用在炼油厂、发电厂和火电厂等碳排放密集型产业。2018年,海螺水泥落成全球建材水泥行业首个水泥窑碳捕集纯化示范项目。未来,碳捕集装置的资本投入和运行维护成本或在10年内下降至100美元/吨以下。随着装置成本,运行成本及设备体积的下降,未来有望在建材工厂率先实现规模化应用。
本文来源于亿欧,原创文章,作者:孙航|亿欧EqualOcean。转载或合作请点击转载说明,违规转载法律必究。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11月30日立即试用>> 【有奖试用】爱德克IDEC-九大王牌安全产品
-
即日-12.5立即观看>> 松下新能源中国布局:锂一次电池新品介绍
-
即日—12.20点击申报>> 维科杯·OFweek 2024(第三届)储能行业年度评选
-
限时免费点击下载>> 2024储能产业抢占制高点发展蓝皮书
-
2025年3月立即报名>>> 【线下会议】OFweek 2025(第五届)储能技术与应用高峰论坛
-
2025年3月立即报名>> OFweek 2025新能源产业协同发展大会
推荐专题
-
6 光伏冬天里的春天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