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发展风电、光伏产业 提高可再生能源发电消纳能力!海南出台相关政策

【国际能源网 讯】10月27日,海南省发改委发布《海南省“十四五”时期产业结构调整指导意见》,文件要求培育壮大高新技术产业,在清洁能源产业方面,积极引进高纯铁、磁性材料等项目,培育核电产业集群。一体化发展氢能源“制、储、运、加、用”产业。以电动汽车、氢燃料电池汽车等为重点,发展壮大清洁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风电、光伏产业,提高可再生能源发电消纳能力,加强储能、智能电网、碳捕集利用和封存等装备技术研发推广。

全文如下:

海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关于印发《海南省“十四五”时期产业结构调整指导意见》的通知

琼发改产业〔2021〕780号

各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单位:

《海南省“十四五”时期产业结构调整指导意见》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海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1年10月13日

(此件主动公开)

海南省“十四五”时期产业结构调整指导意见

为贯彻《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意见》精神,落实《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部署要求,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制定本意见。

一、发展目标

到2025年,产业结构调整取得实质性进展,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分别达到12%、35%、15%;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达到54%。

——产业竞争力明显增强。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供应链完善稳定,技术交易市场逐步完善,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明显提高。到2025年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1.6%,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突破8000亿元,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超过3000家。

——产业集聚度明显提高。建成若干千亿级和百亿级产业园区,产业关联度明显提高,形成产业集聚发展。到2025年重点园区生产总值占全省比重达30%以上。

——产业布局明显优化。推动形成“南北两极带动、东西两翼加快发展、中部山区生态保育”的产业发展格局。到2025年“海澄文定”和“大三亚”两个经济圈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比重约70%。

——产业开放度明显提升。高水平发展外向型经济,积极发展对外贸易,大力引进外资,吸引全球资源要素聚集和高效配置。“十四五”时期全省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年均增速分别达10%、12%。

二、围绕“3+1”重点产业,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一)推动旅游业转型提质升级

围绕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目标,推动传统观光游向休闲度假游转变,打造国际知名度假、康养、购物天堂。

1.做优做大免税购物。完善全岛免税销售网络建设,力争实现免税品品牌、品种、价格与国际“三同步”。建立时尚高端消费品发布、定制和展示贸易中心,吸引独立设计师品牌、大师工作室、艺术研究机构及时尚营销机构集聚,鼓励设立品牌代理总部或地区总部。

2.大力发展全域旅游。构建“处处有旅游、行行加旅游”发展格局。打造精品旅游城市、旅游园区、旅游度假区、景区景点、旅游小镇、乡村旅游点和特色旅游街区等。加快建设海南环岛旅游公路,科学规划一批特色旅游服务区和自驾车房车营地,设置旅游骑行道、步行道等慢行系统,打造环岛高铁沿线风景带。

3.全面提升旅游服务水平。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和服务,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完善应急服务设施。全面提升旅游从业人员素质和服务水平,引进和培育旅游专业人才。加强旅游数据赋能,积极开展“信易游”,实现“一部手机游海南”。完善旅游市场监管和诚信体系。

4.提升旅游业国际化水平。引进国际知名酒店、餐饮、文体娱乐品牌入驻。推动更多旅游企业开展国际标准化组织(ISO)质量和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开通、加密直达全球主要客源市场的国际航线、航班,推动签证便利化。

(二)培育壮大高新技术产业

聚焦海南优势特色领域,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优化升级优势产业,不断提升产业能级。

1.数字经济。抓住“智慧海南”建设和数字化转型契机,推动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实现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做优做强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跨境数字贸易等数字产业。推动海南成为游戏产业“走出去”重要阵地。发展电子信息制造业,重点培育电子信息、智能装备、无人机、智能游艇等智能制造产业链。

2.石油化工新材料。锚定生态环境质量和资源利用效率双一流目标,加强油气产业链延伸和整合,推动油气产业往上下游走、往高端走、往低排放走,实现全产业链发展。依托海口建设油气区域总部,加快澄迈油气服务保障基地建设,将洋浦建设成为千亿级石油化工新材料基地和油品自由贸易港区,将东方建设成为以天然气化工为主的新材料基地。

3.现代生物医药。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向海口集聚。大力发展化学药、生物技术药、海南特色中药、高端医疗器械等产业集群。培育引进多种类型的合同生产组织企业(CMO),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转型为代工生产企业,做大产业规模。加强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和海口高新区联动发展,积极引进全球医药生物头部企业落地。用好重大新药创制转移转化机制,鼓励支持现有药企向创新型、研发型药企转型,发展生物医药研发产业。

4.南繁产业。依托三亚崖州湾科技城和乐东抱孔洋、陵水安马洋“一主两辅”基地,加快推进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和南繁产业发展。集聚国际检验检疫机构,布局实验、展示和交易功能,推动离岸科研、隔离服务、模式生物学、种业贸易等产业发展。引进国际知名种业企业和科研机构,着力发展生物育种,支持第三方育种研发外包服务。延伸发展生物食品、生物基材料产业。推动南繁科技城科研、生产、销售、科技交流、成果转化一体化建设。

5.深海产业。依托三亚深海科技城建设,聚焦深海能源、海洋工程装备、深远海探测、海洋生物、海洋碳汇等领域,推进深海科技产业发展。建设深远海空间站岸基服务业保障基地、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深海)、国家南海生物种质资源库等,打造国家深海基地南方中心。推进陵水赤岭深水码头、三亚深海科考码头、南海海洋大数据中心等项目建设。

6.航天产业。推动文昌国际航天城开放化、国际化、商业化,发展火箭研发和商业卫星研制、卫星应用等高新技术产业。建设航天高端产品研发基地和“航天+”产业示范区。

7.清洁能源产业。积极引进高纯铁、磁性材料等项目,培育核电产业集群。一体化发展氢能源“制、储、运、加、用”产业。以电动汽车、氢燃料电池汽车等为重点,发展壮大清洁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风电、光伏产业,提高可再生能源发电消纳能力,加强储能、智能电网、碳捕集利用和封存等装备技术研发推广。

8.节能环保产业。依托海口国家高新区、老城经济开发区、洋浦经济开发区等,构建全生物降解塑料产业链。推广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发展绿色建材和绿色建筑产业。支持建设临高金牌港临港产业园和定安新竹装配式建筑基地,打造装配式建筑全产业链的产业集群。

9.高端食品加工产业。积极发展热带果蔬、热带作物、肉质蛋白、植物蛋白等精深加工业和健康食品、保健品、功能性食品等特色食品加工业,推动椰汁、酒、精致茶等食品制造业高端化发展。引进和培育一批食品加工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

(三)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着眼国际国内双循环,瞄准国际一流水平,加快服务贸易创新发展,构建海南自由贸易港现代服务业体系。

1.现代物流业。打造西部陆海新通道枢纽,构建现代物流服务体系。打造洋浦国际枢纽海港,推进海口商贸服务型、三亚空港型物流枢纽。推进澄迈金马、海南湾岭等物流园区建设。推动冷链物流和物流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建设洋浦国际冷链物流中心、琼海国际中转型冷库、万宁乌场港冷链物流园,支持打造江东临空物流冷链产业中心。

2.医疗健康产业。充分释放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新老“国九条”政策红利,打造医药研究、临床试验、临床治疗、健康疗养为一体的高水平医疗服务产业集群。做大做强海南特色中医药健康服务业,推动中医药服务贸易发展,推进发展特色专病康养、中医康养、温泉疗养、运动康复康养等产业。

3.现代金融业。推动形成牌照齐全、结构合理、功能互补的现代金融机构体系。建设国际知识产权交易所,规范探索知识产权证券化。建设海南国际清算所,推进国际能源、航运、产权、股权和大宗商品等交易场所国际化发展。积极发展绿色金融、消费金融、科技金融、涉海金融、贸易金融等特色金融业务。创新开展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业务。推动“监管沙盒”落地应用,开展法定数字货币应用试点,培育“区块链+金融”产业集群。稳步探索开展离岸金融业务。推动跨境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新型国际贸易结算便利化,打造区域性离岸新型国际贸易中心。

4.商务服务业。培育和发展金融、交易、科技研发、设计、结算类总部经济。发展法律服务、会计、资信调查与评级、产权交易、供应链管理、智库咨询等专业服务。支持市场营销、租赁、会展、人力资源服务等商务服务。发展服务外包产业,拓展信息管理、数据处理、财会核算、技术研发等国际业务。推动创意设计、建筑设计和工业设计为主的“国际设计岛”建设,引进国际著名设计企业、机构入驻海口江东新区等园区。

5.教育文化体育产业。以建设“国际教育创新岛”为契机,引进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打造“留学海南”品牌,吸引国内外学生来琼学习。发展电子竞技、影视、动漫游戏、旅游演艺等文化产业,培育新兴文化消费业态。加快发展健身休闲产业,重点发展沙滩运动、水上运动、山地体育等时尚前沿、消费引领消费的运动项目,建设国家体育训练南方基地和冬训基地,做大海南“冬令营”品牌。

(四)做强做优热带特色高效农业

深度挖掘海南热带资源优势,做强农副产品加工业,推进特色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群化、品牌化发展。

1.打造热带特色农业品牌。推动热带特色作物迭代更新,引进和培育热带水果、观赏鱼、花卉等新品种。推进“三棵树”等全产业链发展,做强做优橡胶、槟榔、椰子、文昌鸡等。推进渔业转型升级,提升海洋捕捞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升水产养殖业,稳定养殖规模。建设农村产权交易市场,规范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促进农业适度规模化经营。

2.促进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构建园区化、产业化、品牌化、数字化的现代农业新型产业融合体系。支持发展观光农业、体验农业、创意农业、智慧农业、休闲渔业、美丽乡村、民宿等新业态。整合提升各类农业产业园区,推动原料基地、产地初加工、园区深加工形成产业集群。升级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打造国际热带农产品加工、畜禽深加工、储藏、冷链物流和交易中心。

三、优化布局,促进区域产业协调发展

(一)打造全域大景区。扩大“大三亚”旅游品牌影响,带动乐东、陵水、保亭协同发展,增强“海澄文定”区域城市旅游功能,形成中部雨林、东部康养、西部山海、三沙海洋旅游组团。

(二)加快形成“两区、三城、六园”高新技术产业空间格局。将洋浦经济开发区、海口国家高新区打造成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主平台”,培育壮大产业集群;文昌航天城、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突出科技引领作用,吸引国内外高端创新资源集聚。海南(昌江)清洁能源产业园、老城经济开发区、海南生态软件园、海口复兴城互联网信息产业园、三亚互联网信息产业园、陵水清水湾信息产业园进一步明确功能定位,优化功能布局。

(三)差异化布局现代服务业。海口江东新区、三亚中央商务区充分发展总部经济、金融、咨询、设计等现代服务业。打造洋浦、海口、三亚、东方四个物流集聚区。以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为核心,打造世界一流的国际健康旅游目的地、全球领先的医疗创新平台。以海口、三亚、琼海、儋州等为重点,构建差异化发展的会展业空间格局。

(四)优化布局热带特色高效农业。以“海澄文定”北部瓜菜基地和“大三亚”南繁育种基地为重点,强化北部都市农业、南部农旅融合功能,梯次推进,进而带动东部滨海现代农业、西部高效热带瓜果农业拓展,促进中部丘陵山地生态农业发展。

四、保障措施

(一)狠抓市场主体培育。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推动民营企业做大做强,培育一批重点产业标杆企业。利用自贸港政策优势,招引主导产业头部企业。引导中小企业深耕专业领域,着力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单项冠军”企业,推动形成主营业务突出、竞争力强、成长性好的高水平中小企业集群。

(二)构建创新生态体系。加快建设一批创新平台和载体,培育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统筹建设省级重点实验室、创新中心等。积极与国内外发达地区合作,加快创新成果转移转化。

(三)强化要素保障。对重点产业项目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排污权有偿使用等,采用“一事一议”方式进行支持。统筹财政、税收、金融等资源,鼓励和引导各类社会资本加大支持产业发展。加强生活服务配套设施建设和5G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四)强化人才支撑。积极争取中央支持和依托自由贸易港政策,加强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加大对本地人才培养力度,实施专业技术人才和知识更新工程,壮大高水平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队伍。

(五)加强实施管理。省发展改革部门负责统筹协调本指导意见的组织实施,“3+1”主导产业相关职能部门按职责负责本领域产业发展,设置年度目标并做好年度间综合平衡,合理确定年度工作重点。省统计部门要将重点工作完成情况纳入市县高质量发展考核体系,加大权重。省发展改革部门牵头组织“3+1”产业相关职能部门,对本指导意见实施情况开展评估,总结实施效果和存在问题,适时修订。

声明: 本文系OFweek根据授权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太阳能光伏 猎头职位 更多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