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龙头隆基股份所遭遇的海外迷局
文 | 荆玉
出品 | tide-biz
继子公司隆基绿能40.31MW组件产品被美国海关扣留后,光伏龙头隆基股份(SH:601012)的海外业务再遭变故。11月4日晚,隆基股份公告收到荷兰法警正式送达的跨境临时禁令。
作为境外业务占比接近50%的国际化企业,海外业务对于隆基股份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众所周知的是,过去多年,海外贸易制裁一直是中国光伏行业发展过程多次遇到的问题。尤其在国内光伏产能过剩的情况下,曾对产业造成不小的负面冲击。
或许受此影响,不少投资者对隆基的“风险事件”选择了暂时回避。
11月3日,其股价下跌8.98%,市值一日蒸发近500亿元,并在5日周五再次下跌。
隆基股份股价表现(2021年1月至今)
实际上,无论是11月3日美国海关的暂扣令(WRO),还是荷兰法警送达的跨境临时禁令,都有前期信号,且发酵已久,隆基股份已经做好了相应的应对措施。其影响程度远不及当年的贸易制裁和“双反”调查。
海外利空事件的密集出现,确实对于当下的隆基股份有一定的负面影响。这主要体现在硅料涨价影响了今年的装机需求,隆基的业绩表现承压——此时再叠加哪怕是微小的利空因素,也会在边际上影响到今年整体业绩目标的达成。
当然,如果以更长的时间维度来看,在我国2030年太阳能发电总装机量的目标之下,光伏行业仍然可以维持长达10年的高度景气,这是属于隆基和国内其他光伏企业的历史机遇;如果将目光放到明后年,随着硅料产能扩张驱动产业链价格下跌,同时终端电价上调,光伏项目收益率预计提升,2022年的装机量同比增速将大大提高。
拉长时间来看,光伏行业仍然是拥有广阔增量的星辰大海。今年的增长承压也为明年的高增长奠定基础。隆基所遭遇的海外迷局,更像是被闪了一下腰。
01
海外风险今非昔比
近期发生的两个海外的利空事件尚不构成对于隆基的重大、广泛影响。
长期以来,海外业务普遍被视为是我国光伏行业最大的风险来源之一。这源于过去多年来,欧美“反倾销、反补贴”的“双反”调查对于行业造成的负面冲击的历史。
最为典型的例子可能是2012年的光伏破产潮。彼时,欧美的“双反调查”使得我国光伏出口额从2011年的358亿美元骤减至2013年的123亿美元。2012年国内死去的光伏企业多达100余家,无锡尚德、江西赛维等龙头企业都因深陷债务泥潭而破产重组。
目前,国内龙头组件厂商的业务结构中,晶科、天合、晶澳、阿特斯、东方日升等出口业务占比均在60%以上,隆基股份的出口业务占比在50%左右。因而海外业务的风吹草动很容易让投资者担忧不已。
隆基股份也在今年的中报业绩说明会上提示过这一潜在的风险:海外的做法是不是能够坐视绝大多数产量都来自中国,这个需要警惕。绝大多数国家可能都会制定促进本国光伏发展的政策。
不过,近期发生的两个海外的利空事件尚不构成对于隆基的重大、广泛影响。
隆基绿能40.31MW组件产品被美国海关扣留的类似事件,实际上在中美两国的贸易历程中比较常见,其严重程度远比不上双反调查。今年我国光伏企业就曾发生过多起产品在美国边境被扣留的事件,如8月晶科、阿特斯、天合等企业也曾因类似原因被扣留。
对此,专家指出,隆基的扣留风险起因是美国商务部于今年年中发布的合盛硅业产品的制裁,而目前合盛硅业的工业硅占全国总产能的30%,我国光伏企业完全可以通过对工业硅的供应链调整绕开制裁。
隆基方面在公告中也表示,能够提供相关产品的可追溯证据,以证明本次美国海关暂扣组件产品所采用的硅原料符合美国政府的监管要求。
另一个事件——因与韩华的专利纠纷而收到跨境临时禁令。这实际上是历史遗留问题,早在2019年就开始了,隆基在中间也已多次公告了诉讼进展。隆基方面回应表示,其已储备和生产新技术产品,并与韩华就替代技术方案达成协议,荷兰的判决不会对公司经营造成实质性影响。
那未来是否会发生如隆基所提示的“海外的做法是不是能够坐视绝大多数产量都来自中国”的风险?
这种风险确实无法完全避免。不过,当前我国的光伏行业已经做到了世界领先,技术上、成本优势上也力压昔日海外巨头,且不少环节的产能已经占到了全球的60%以上,这种优势很难被撼动。
以美国为例,其本土2.4GW的组件制造产能根本不足以支撑持续上调的光伏发展需求(美国能源部预测2021-25年均装机量超30GW),如果贸然提高关税,则本国企业会承担更高的代价。
且目前全球光伏市场正在向“去中心化”的趋势发展,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也开始使用光伏。
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数据,2020年美国新增光伏装机仅占全球总装机规模的14.8%。我国光伏企业也不会对美国单一市场产生重大依赖,依靠其他国家也可以活得不错。
02
边际影响不容忽视
走一体化路线的隆基在上游涨价中受影响较小,但其业绩表现仍然承受了压力。
虽然海外利空事件并不构成对隆基的重大、广泛影响,但对于业绩的负面拖累哪怕是轻微的,对于当下的隆基来说也不容忽视。
今年以来,光伏行业遭遇了从硅料、硅片到玻璃、胶膜等多个产业链环节的上涨,光伏发电成本被持续拉高,最终抑制了终端的装机需求。
在光伏产业链四大重要环节——硅料、硅片、电池片和组件中,除了硅料供不应求外,其他环节皆处于产能过剩的状况,因此对于上游硅料的涨价并不能做到很好的传导,利润也受到程度不一的损失。
走一体化路线的隆基,虽然在上游涨价中受影响较小,但其业绩表现仍然承受了压力。
公开财报显示,隆基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62.06亿元,同比增长66.13%;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75.56亿元,同比仅增长18.87%,利润明显跟不上营收增速。由于营业成本增幅超过营收增幅,隆基前三季度的毛利率降至21.3%,同比下滑了6.54个百分点。
这样的成绩强于同样走一体化路线的晶科和晶澳,超额的利润很大部分来源于其“头大尾小”的结构。
目前隆基在硅片、电池、组件环节全面布局,预计2021年底硅片产能105GW,电池产能38GW,组件产能65GW。硅片业务的庞大产能和高景气度,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电池和组件业务的不景气,才勉强保住了利润的增速。
当前距离2021年结束仅剩不到两个月时间,而隆基距离年初的目标“2021组件出货预期45-49GW,收入目标破1000亿元”仍有着相当的差距。
此时如果叠加哪怕是微小的负面影响,也会在边际上阻碍到隆基今年整体业绩目标的达成,也可能影响到投资者对隆基的信心。
03
2022,等待反转?
资本之所以仍然青睐于光伏板块,主要源于其长期的确定性和硅料价格下滑、行业即将反转的预期。
今年的业绩固然重要,但对于可以维持长达10年的高景气度的行业,资本的目光也并不会过分着重于当下。
在今年硅料价格暴涨和装机量增长不达预期的情况下,资本之所以仍然青睐于光伏板块,主要源于其长期的确定性和硅料价格下滑、行业即将反转的预期。
随着2022年临近,越来越多的券商机构也表示看好明年的光伏行业:随着原材料供给瓶颈缓解,2022、23年光伏将迎来需求大年。如长江证券就预测,2022年全球预计装机量达到220-240GW,同比增速将超过40%。
对于隆基股份来说,这一方面意味着市场空间的扩大,硅料产能扩张驱动产业链价格下跌,2022年的光伏同比增速将大大提高。
另一方面则是产业链上中下游利润中枢的转移。今年的光伏产业链格局里,上游的硅料高度强势,硅片也保持了一定的景气度,但下游的电池和组件环节承压。
2022年这一局面有望实现反转:当上游原材料硅料价格下行后,下游组件环节的盈利能力将有望明显修复。作为全球最大光伏组件厂商,隆基的业绩也有望迎来“量利齐升”的快速增长。
此外,在今年业绩承压的情况下,隆基仍然在积极拓展光伏行业的外延,寻求业绩的增量:
一是光伏加BIPV。2021年隆基收购森特股份 24.74%,共同推进 BIPV市场的发展。根据中国建研院《BIPV/光电建筑市场发展情况介绍》,我国既有建筑面积 600 亿平,其中屋顶等可安装面积100亿平,对应装机潜力高达1500-2000GW;
二是光伏加氢能储能。隆基的首台碱性水电解槽于10月正式下线,预计到2021年四季度电解水制氢装备产能将达500MW,未来五年产能可达5-10GW。
通过拓展外延,隆基正努力拓宽光伏赛道,发掘增量业务,这些新业务都有望在未来几年为其贡献业绩。
04
写在当下
随着全球各国共同推动清洁能源成为风口,光伏成为了一个拥有广阔空间的超级增量市场,而中国的光伏企业成为了其中最大的受益者之一。
枪打出头鸟。正如隆基的担忧“海外的做法是不是能够坐视绝大多数产量都来自中国”,中国光伏企业可能面临来自其他国家的贸易保护政策。
但中国光伏行业经过20年发展后,技术上自主可控,产能领先全球,成本优势也碾压他国对手,并非轻易可以脱钩。
更何况国内的需求空间仍然非常巨大,仍处于起步阶段。对于隆基股份和其他光伏企业来说,在“十四五”计划的首年,值得投资者托付更多的信心。
巨潮商业评论原创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即日-1.17日立即投票>> 维科杯·OFweek 2024(第三届)储能行业年度评选
-
即日-1.25立即下载>> PV Inverter太阳能逆变器主要部件应用指南
-
即日-1.31立即参与>>> 【限时免费下载】村田白皮书
-
限时免费点击下载>> 2024储能产业抢占制高点发展蓝皮书
-
2025年3月立即报名>>> 【线下会议】OFweek 2025 工商业储能大会
-
2025年3月立即报名>>> 【线下会议】OFweek 2025(第五届)储能技术与应用高峰论坛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