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公司破产重整,这家跨界光伏的“资本玩家”玩不下去了
作者 | 杨锐
排版校对 | 甘惠淇
跨界光伏的“资本玩家”们终于要走向他们该有的结局。
8月14日晚间,棒杰股份披露了关于子公司被申请破产重整的提示性公告。
按照公告披露,公司控股二级子公司扬州棒杰被债权人江苏普惠健康体检有限公司申请破产重整。
这距离该子公司成立仅过去1年零8个月。
据棒杰股份披露,今年一季度,扬州棒杰合计实现营收2.26亿元,占公司当期光伏营收的93.39%。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扬州棒杰的资产总额约35.92亿元,负债总额33.03亿元。
目前,扬州棒杰金融负债敞口余额约7亿元,金融负债全部都由棒杰股份提供连带责任保证。此外,除了已实缴注册资本5.05亿元外,棒杰股份还直接或间接对扬州棒杰提供资金支持金额约5亿元。
棒杰股份称,如法院受理债权人对扬州棒杰的重整申请,公司可能面临履行担保义务、长期股权投资无法收回及其他应收款无法收回等风险。
01
棒杰股份属于这几年跨界光伏,意图大捞一笔的典型。
2022年,正是光伏行业烈火烹油的年头。
当年12月8日,无缝服装起家的棒杰股份突然宣布,设立子公司扬州棒杰,并将与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签订《高效光伏电池项目投资协议》,计划总投资26亿元,建设年产10GW高效光伏电池片项目。
26亿,对于动辄上百亿的光伏项目来说,确实不算什么,可对于彼时的棒杰股份来说,可是个笔大钱。因为那年三季度,这家公司的账面资金只有1.91亿,交易性金融资产235万,净资产仅有9.08亿。
彼时,棒杰股份也坦言,可能会面临资金压力,将通过自筹资金、金融机构贷款、项目产业基金及政府代建等方式募资筹钱。
之后,为了凑足跨界经费,实控人陶建伟自掏腰包3.75亿,收购了上市公司旗下的两家亏损子公司、在建工程及对应的土地使用权。此外,来自宁波青嵩的陈剑嵩被聘为董事长、王心烨被聘为财务总监、金薇薇被聘为职工代表监事,同时提名的郑维被聘为副总经理。
陈剑嵩,可是老“资本玩家”了。
公开简历显示,陈剑嵩,1979年1月出生,华东师范大学工程硕士、南京大学工商管理硕士。曾任职于台湾远东集团大陆化纤事业总部财务处主任,亨通集团财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协鑫集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资金管理部总经理,协鑫资本有限公司副总裁,上海天亿实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美年大健康控股股东)副总裁等。
因为上述一段在头部光伏企业协鑫的工作经历,陈剑蒿也被当成了“光伏大咖”。
可在与棒杰股份的合作中,陈剑蒿更偏重于资本层面。
早在宣布光伏项目的两个月前,即2022年9月27日,,知名牛散沈臻宇控制的上海方园达创、陈剑嵩实际控制的苏州青嵩,拟分别受让实际控制人所持棒杰股份的6%、7.43%股份。
虽然棒杰股份彼时把他们称为“光伏产业丰富的经验”的战略股东,但沈臻宇最知名的身份却是股市“牛散”,其曾出现在浙江永强、盛新锂能、沐邦高科、盛屯矿业、瀚叶股份等多家上市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东,亦曾与周万沅、顾斌等牛散在盛屯系股票中同进同出。
果然,金融业务出身的陈剑嵩很快出事。
2023年07月29日,棒杰股份发布公告,公司董事长陈剑嵩因涉嫌内幕交易收到了行政处罚决定书。根据决定书的规定,陈剑嵩被罚款了500,000元,并且被没收了违法所得138,477.85元。
原来,自其决定受让棒杰股份大股东股份后,他就利用内幕消息做一波股票。
这还不是最离谱的。
就在2022年宣布跨界光伏一波大涨后,实控人陶建伟携姐弟却“卡”着点减持了手里的股票,套现到手6.69亿。
接下来,更魔幻的出现了。
2023年5月22日晚间,棒杰股份再次抛出一则公告,公司及子公司棒杰新能源与江山经济开发区管委会达成投资协议,拟投资建设年产16GWN型高效电池片及年产16GW大尺寸光伏硅片切片项目,计划总投资约80亿元。也就是说,在一年半年多的时间里,棒杰股份宣布要砸下100多亿跨界搞光伏。
可是,去年一季度,这家公司的总资产也才只有13.79亿元,账上现金也仅5.11亿元。
更让人瞠目的是,棒杰股份是一家四次跨界的上市公司。除了光伏,其还曾跨界医疗、瘦身、人工智能。
早在2015年,棒杰股份就开始斥资数亿资金成立了棒杰医疗投资、上海棒杰医疗、棒杰医疗科技三家公司,转型医疗。
2015年,该公司斥资5000万成立了棒杰医疗投资。同年10月,又出资2亿成立子公司棒杰医疗科技。2016年再度出手1.5亿成立上海棒杰医疗。2017年,又对棒杰医疗投资增资2.5亿,投资总额达到3亿。
不料,上海棒杰医疗四年亏损933万,棒杰医疗投六年亏掉3,654万,棒杰医疗科技4年净亏1400万,转型失败。最后,就在宣布跨界光伏的2022年年底,棒杰股份不得不把棒杰医疗投资卖掉,彼时其股权评估值不到7000万。
2020年5月,棒杰股份又相中了瘦体领域,停牌筹划发行股份,收购绿瘦健康100%股权。不过,此事仅筹划了不到半个月就宣告终止,双方没达成一致。
时隔不到4个月,上市公司又将资产重组的念头,打到了风口浪尖上的人工智能。
2020年9月,上市公司拟通过资产置换的方式,置出现有资产及负债,置入华付信息51%股权,跨界转型AI行业。
筹划一年后,再次等来了终止公告,人工智能跨界转型宣告失败。
02
更有趣的是,类似棒杰股份这种情况在彼时并非个案。
2023年5月5日,主营房地产业务的天宸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已与芜湖市繁昌区人民政府于签署《投资框架协议》,拟投资建设光储一体新能源产业基地项目,计划总投资116亿元。而公司当时的总资产仅为34.13亿元,其中货币资金只有5.98亿元,另外还有5.55亿元的长期借款。。
再往前推,几乎和棒杰股份同时,2022年,沐邦高科与鄂城区人民政府达成协议,在鄂城区人民政府园区内安排项目用地约500亩,建设10GW TOPCon光伏电池生产基地,项目投资规模预计48亿元。
可就在彼时公告跨界乘上光伏的“东风”,股价涨超70%之际,沐邦高科第二大股东却趁机减持了1.02%的股权。
直到2022年8月16日沐邦高科收到上交所问询函时,大家才知道,这家公司的货币资金余额仅有0.69亿,净资产9.36亿,却累计计划投资近百亿参与光伏项目。
类似的企业还有很多。
凤凰网财经《市值观察》曾发文统计,仅2022年,就有华翔股份、湖南发展、华民股份、正邦科技、金刚玻璃等,在披露对光伏的投资意愿后,股价上涨,但随之而来的便是股东、董监高的“精准”减持。
有媒体曾撰文指出,过去二十年,光伏是中国最好的行业,也是最坏的行业。
光伏好,因为它造富的速度和规模远超其他行业。光伏又不好,因为它有着很强的周期特征。行业上行时,蜂拥而上,把产能提高到全世界都消化不了的程度;一旦转入下行周期,必然伴随大批企业倒下。循环往复,淘尽英雄。
麻烦之处在于,人们只愿意相信向上的前景,却从来不考虑向下的后果;只看到一举成名天下知的逆袭神话,却没有认识到一将功成万骨枯的残酷现实。也正因如此,才会有源源不断的人怀揣侥幸心理跨界光伏,然后碰得头破血流。
棒杰股份一如此。
扬州棒杰成立仅9个余月后的2023年9月,公司扬州年产10GW高效光伏电池项目已实现首片下线并逐步投产。随着产能爬坡顺利完成及订单逐步交付,公司第四季度新增了光伏业务收入。
虽然棒杰股份投建效率极高,不过到了2023年下半年开始,光伏产业链供需急转直下,产品价格急速下跌,尤其2023年四季度以来,组件招投标价格屡创新低,组件价格跌至每瓦1元以下。
如此局面之下,棒杰股份光伏产品收入难以覆盖营业成本,出现连续亏损。2023年,棒杰股份归母净亏损8843.1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亏损1.01亿元。
到了2024年上半年,光伏行业市场竞争仍在加剧,光伏电池产品价格持续下跌。棒杰股份亏损也继续扩大,预计归母净亏损1.2亿元-1.6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亏损1.23亿元-1.63亿元。
覆巢之下,曾经头顶光环进入棒杰股份的“光伏精英”们纷纷弃船出逃。
今年8月3日,棒杰股份曾披露过一则高管变动信息,公司副总经理胡惠明、辛国军因个人原因申请辞去公司副总经理职务。离职后,胡惠明、辛国军不再担任公司及子公司任何职务。
公开信息显示,胡惠明曾任尚德电力副总裁、昱辉阳光副总裁、协鑫集成副总经理,在光伏业内拥有多年经验;辛国军曾任阿特斯副总裁、电池事业部执行总经理、阜宁及扬州基地总经理。2023年以来,辛国军曾多次作为棒杰新能源扬州基地负责人接受媒体采访。
黑格尔说:“我们能从历史中吸取的唯一教训,是我们从来不会从历史中吸取教训。”
下一次的光伏周期里,还会有“棒杰股份们”的身影吗?
原文标题 : 子公司破产重整,这家跨界光伏的“资本玩家”玩不下去了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即日-12.27点击申报>> 维科杯·OFweek 2024(第三届)储能行业年度评选
-
企业参编中立即参编>> 前沿洞察·2025中国新型储能应用蓝皮书
-
即日-12.30点击申报>> 【限时免费】OFweek 2025储能行业榜单
-
1月9日立即预约>>> 【直播】ADI电能计量方案:新一代直流表、EV充电器和S级电能表
-
即日-1.25立即下载>> PV Inverter太阳能逆变器主要部件应用指南
-
限时免费点击下载>> 2024储能产业抢占制高点发展蓝皮书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