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的水务巨头,砸5亿“抄底”光伏?
海天股份跨界光伏,是低估值抄底还是一场豪赌?
文 / NE-SALON新能荟
3月31日,备受瞩目的四川水务龙头“海天水务集团股份公司”(简称“海天股份”)收购德国贺利氏光伏取得新进展。海天股份发布《关于重大资产购买事项进展的公告》,拟通过全资子公司海天光伏收购“贺利氏光伏银浆事业部”相关资产已取得四川省发改委出具的《境外投资项目备案通知书》,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对本次交易涉及的境外投资项目予以备案。
从传统水务到新能源,当光伏跨界被频频“唱衰”之时,盈利势头正猛的海天股份此次跨界又是意欲何为?
01.跨界杀入光伏,海天股份图的啥?
自2021年上市以来,海天股份在资本市场还算“一帆风顺”,已连续三年实现归母净利润的正向增长,2024年,海天股份营业收入15.19亿元,同比增长18.95%,归母净利润3.05亿元,同比增长25.97%。坐拥已是“难得一见”的资本业绩,跻身为环保水务“龙头”大哥,海天股份盈利双收,此次试水跨界光伏,决绝进入陌生领域的海天股份,究竟在焦虑什么?
应收账款攀升,增长背后的业绩隐忧。连续增长的背后,海天股份也面临着业绩的“不确定性”。从应收账款来看,上市前公司应收账款为2.4亿元,2024年末则达到了9.8亿元,,较上期期末增长33.53%。应收账款规模的持续攀升,导致海天股份的盈利多留在了“纸面上”,给公司现金流和盈利水平带来了一定压力。此外,受“新增供排水项目大幅减少”、“新增项目多以专项债进行融资”、城市化率增长放缓等多重因素影响,海天股份未来主业增长空间受限。
坚决转型,海天股份动作频出。2025年1月1日,海天股份就放出“大招”,公告计划通过新设立的全资子公司,采取现金支付方式,以5.02亿元人民币(含债权)的交易基础价格全面收购贺利氏光伏银浆事业部。跨界切入光伏银浆赛道,海天股份将此归因为“上市公司需要寻找具有高附加值、成长性更强的新业务领域。”这不是海天股份第一次试图转型,去年,海天股份就曾试图收购安发国际,但因纠纷涉诉最终未能如愿。
02.跨界、跨境并购,收购标的引质疑
回到交易本身,此次海天股份的收购的对象包含了贺利氏光伏(上海)100%股权及债权、光伏科技(上海)100%股权,以及新加坡HPSL全部股权。
自今年一月首次披露交易预案以来,上交所多次发函问询海天股份,关注的焦点主要关于标的资产质量、跨界合理性及公司支付能力等。而标的业绩的亏损是引发此次质疑的关键。
海天股份选择的贺利氏光伏银浆事业部曾在全球银浆市场处于前列,但近年来业绩表现并不理想。自2023年光伏行业进度调整期,贺利氏光伏银浆就开始陷入亏损危机。根据海天股份披露的资产评估报告,贺利氏光伏银浆事业部2023年净利润-5435.37万元,2024年净利润亏损进一步加剧,为-9129.87万元。
亏损之外,贺利氏光伏银浆事业部还面临着“资不抵债”的问题,根据资产评估报告,模拟合并口径预测显示,截至去年12月31日,其净资产降至-3645.52万元。
尽管存在业绩“硬伤”,但贺利氏光伏银浆事业部的客户却非常稳定,前五大客户集中度超过80%,包含了爱旭、隆基等头部企业,这一显著的“大客户集中度”带来的稳定订单,或许也是海天股份选择该标的的重要原因之一。此外,贺利氏掌握着低温银浆、TOPCon专用浆料等核心技术,仍被视为光伏电池效率突破的关键,若完成收购,海天股份将获得贺利氏在光伏银浆市场上专利、技术、团队等优质资产。
结语
当下的市场,随着BC、钙钛矿等新电池技术迭代,银浆行业经历着“去银化”的深度变革。选择此刻“躬身入局”的海天股份,将面临跨行业、跨技术的全方位挑战。来源:NE-SALON新能荟TS
原文标题 : 焦虑的水务巨头,砸5亿“抄底”光伏?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4日10日立即报名>> OFweek 2025(第十四届)中国机器人产业大会
-
4月25日立即报名>> 【线下论坛】新唐科技2025新品发布会
-
限时免费试用立即申请>> 东集技术AI工业扫描枪&A10DPM工业数据采集终端
-
免费下载立即下载>> 前沿洞察·2025中国新型储能应用蓝皮书
-
7.30-8.1预约参观>> 2025WAIE-光伏储能应用大会暨展览会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蔡司工业质量解决方案集锦
-
10 谁是光伏圈的鸡缸杯?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