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晶硅困局与“抄底海外”
2010年的大幕已经降落,当回顾过去一年中国光伏产业的运行时,预料之中与意料之外依然并存。期内“全球光伏电池销量超过16GW,其中来自中国的发货量达到8GW,占比接近50%,晶澳太阳能、无锡尚德均超过美国First Solar,成为全球最大的太阳能电池厂商”,完全称得上“预料之中”;而同样在期内“中国新启动的光伏发电项目大约为50万千瓦,新增容量比历史累计容量(30万千瓦)还要多”,则或多或少有那么一点意料之外。
如果说上述两个方面还好定义的话,“前三季度中国共进口多晶硅3.15万吨,前11月累计进口量已经达到4.189万吨,预计全年进口量将达到4.5万吨左右”,则称得上又一个预料之中与意料之外的“混合体”。
OFweek太阳能光伏网分析师Siro指出,在众多中下游大厂快速扩产的背景下,2010年中国多晶硅进口量持续保持高位确实是预料之中的事情;但单月进口量从2000多吨,一路攀升至6000吨以上,以至于全年累计进口量达到4.5万吨左右,还是有相当出乎意料。说得直白一点,那就是虽然金融危机的影响早已烟消云散,但对于中国光伏产业而言,上游原材料严重依赖海外市场的困局非但没有改善,相反却有愈演愈烈之势。
当然,不乏业内人士早已意识到,这一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的话,甚至会动摇整个中国光伏产业的根基。因此,也就会在各种场合大声呼吁,并提出众多解决方案。比如:“鼓励成本低,竞争力强的多晶硅企业壮大发展规模”、“鼓励多晶硅项目在西部资源和能源丰富地区落地”、“鼓励多晶硅企业兼并重组”、“尽快出台多晶硅准入条件”等等。
OFweek太阳能光伏网分析师Siro认为,在光伏产业仍处于明显的“政策市”阶段的前提下,依靠政策的鼓励和引导,确实是保证这一新兴产业快速推进的必然之举,甚至把这当做“治标也治本”的方法也不为过。不过,对于其中的多晶硅产业而言,国内政策的鼓励和引导或许只能当做是在“补全一条腿”,要想“两条腿走路”,企业本身“能动性”的作用也不可小觑。“走出去”、“抄底海外”这些在2009年与中国资源企业联系紧密的词汇,在此时应该可以再次与“意欲在多晶硅领域有所作为”的中资企业联系起来。
而这一点,似乎有企业已经在行动中。挪威企业集团Orkla ASA2011年1月11日称,公司已与中国蓝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一项协议,将子公司Elkem作价20亿美元出售给后者。当地媒体称,Orkla此番出售给蓝星集团的资产包括Elkem公司的硅生产相关业务,具体包括Elkem硅材料、Elkem铸造产品、Elkem煤炭及Elkem太阳能级硅业务。关键点在于Elkem获得专利权的太阳能级硅生产法能比传统技术方法节省四分之三能耗。而收购成功后,蓝星集团将一举成为全球最大的金属硅生产企业。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11月30日立即试用>> 【有奖试用】爱德克IDEC-九大王牌安全产品
-
即日-12.5立即观看>> 松下新能源中国布局:锂一次电池新品介绍
-
即日—12.20点击申报>> 维科杯·OFweek 2024(第三届)储能行业年度评选
-
限时免费点击下载>> 2024储能产业抢占制高点发展蓝皮书
-
2025年3月立即报名>>> 【线下会议】OFweek 2025(第五届)储能技术与应用高峰论坛
-
2025年3月立即报名>> OFweek 2025新能源产业协同发展大会
推荐专题
-
7 光伏冬天里的春天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