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厂商海外建厂 趋势or无奈
文/Siro
刚刚过去的二月份,全球光伏产业至少有两件大事件值得关注。一是各大厂商相继发布2010年四季度及全年财报;二是“时间提前了”的SNEC2011国际光伏展。
如果说2010年四季度以及全年财报的发布,是在行业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光伏企业经营状况的全面展示,虽不算全面,但在某种程度上也称得上是全球光伏产业过去一年运行状况的反映的话;那么被誉为行业最高规格的SNEC国际太阳能光伏大会的召开,则在很大程度上展现了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展览会上琳琅满目吸引眼球的众多新产品、新技术、新突破,或许只是这种趋势的最浅层次的展现,更值得注意的是相关研讨会所传达出来的声音:众多业内人士对于行业未来趋势的研判,各个光伏掌门人对于企业近期动态,乃至未来战略的诠释等等。
在笔者有幸接触的数位光伏掌门人中,谈到企业未来的市场布局,海外特别是北美建厂,似乎已成为他们的共识。试举一例,在与笔者交流的间隙,力诺光伏CEO司海健先生就透露,结束在本次上海光伏展的亮相之后,他行程表的下一站就是美国,而核心议题则是进一步与美方探讨在当地建厂。
但问题的由头却是“如何规避拓展美国市场过程中遇到的政治风险”。不过,相信除了司之外,其他多数光伏掌门人面对同样的问题,所给予的答案也不会有太大的出入。
回想一下,当2010年10月份“301调查”被炒得热火朝天之时,苗连生的“如有必要,只要数月即可在美国建设光伏组件工厂并投产,301调查并不会对英利在美国的市场份额造成影响”,以及而彭小峰的“美国政府对中国新能源产业的相关调查,不会对赛维的未来规划造成太大影响,公司仍将把美国作为全球资源整合中最重要的部分进行应有布局”的豪言壮语就会历历在目。而2011年1月6日,赛维LDK用大约3300万美元收购美国太阳能电力(Solar Power.Inc)70%的股权,以及2月底,英利绿色能源首席战略官王亦逾透露,“英利将在今年年底前斥资数亿元在美国建立一个集生产、科研、销售与一体的生产基地”,可以看作是两大龙头企业对上述“豪言”的初步落实。
如果说2010年底的时候,海外建厂还只是少数龙头大厂的“专利”,那么当来到SNEC2011国际光伏展时,给人的明显感觉就是类似的布局大有蔓延之势,只要具备一定实力的企业都在有意无意透露着自己的海外建厂计划。
也许在很多人的眼中,这已经可以看做是一种趋势。确实有一定道理,因为一个公司的运营重心、乃至战略布局根据市场的实际现状作出相应的调整,其实也是理所当然之事。但近一年多来,全球光伏市场的实际状况想必业内人士都会心知肚明,欧美光伏厂商集体向亚洲转移就是这种状况的重要组成部分。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11月30日立即试用>> 【有奖试用】爱德克IDEC-九大王牌安全产品
-
即日-12.5立即观看>> 松下新能源中国布局:锂一次电池新品介绍
-
即日—12.20点击申报>> 维科杯·OFweek 2024(第三届)储能行业年度评选
-
限时免费点击下载>> 2024储能产业抢占制高点发展蓝皮书
-
2025年3月立即报名>>> 【线下会议】OFweek 2025(第五届)储能技术与应用高峰论坛
-
2025年3月立即报名>> OFweek 2025新能源产业协同发展大会
推荐专题
-
7 光伏冬天里的春天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