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能源永续系列——太阳能的另一种形式风能

  所以研究风能发电,必须牢牢抓住风力、地形和环境三个变量。人们通常喜欢在高山顶上,在地势平坦、风向单一的开阔地,以及兼有二者特征的海边建设风电场。这对四面环海的海南岛,当然利好。

  风电场需要大片土地,好在风轮机高悬在半空,体积虽大,对农民耕作直接影响并不大,从风电商那里获得的补偿,肯定大大超过土地实际占用的损失。实际上风电商极大地增加了土地的经济产出,又同农民共享土地资源,双方互利互惠。农民能否得到这笔财,运并不取决于自己,而取决于他们那块地,是不是具有开发价值的风电场。所以专家们总说,好的风电场,就像油田和矿山一样宝贵。

  有些朋友问,可否把风轮机安装在居民小区,让大家都来沾沾光?这不行,因为第一、无论是建筑还是树木,都会影响风力流动,风电场必须远离居民小区;第二、风轮机噪声讨厌,不要说人受不了,连鸟都受不了,所以居民小区也必须远离风电场。

  风电场可以建在大海上,世界上已经有好几个国家在修建离岸风电场,但海上发电成本高,除非万不得已,没人用得起。最聪明的办法,是修建在人烟稀少、风力充足的大海边,类似海南西部沿海。目前那里的风车最为密集,未来的“西部工业走廊”,刚好设在那里。

  风能的历史

  人类利用风能的历史漫长,可以追溯到文化黎明时期。一直到蒸汽机出现之前,风力一直是人类能掌控的最强劲动力。我们的祖先,很早就会了利用风力担水,灌溉、磨面、舂米,用帆借助风力行船,乘风破浪。宋代是中国利用风车的全盛时代,从那时起,垂直轴的风车一直沿用至今。而在国外,波斯人早在公元前2世纪就利用垂直风车碾米,10世纪穆斯林用风车提水,11世纪风车在中东已经获得广泛应用。13世纪风车传到欧洲,14世纪已经成为欧洲不可缺少的动力来源,用风车汲水、榨油、锯木。

  在中国文明、中东文明和欧洲文明中,风车运用之广泛,风能技术发展之缓慢,似乎大同小异。但至少在航海方面,欧洲文明对风力的利用更加充分。西方人的“地理大发现”,就是靠木帆船实现的。风帆重重叠叠,高耸入云。可惜郑和下西洋之后,一把火将舰船烧了个精光,使我们无法确知当年的中国舰队,使用的风帆到底也是多层,还是一帆到顶?倘若果真如此,那就神了。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OFweek观点。刊用本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翻译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太阳能光伏 猎头职位 更多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