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每周技术资讯汇总(第二十八期)
国内技术
青海省“多晶硅生产四氯化硅循环利用产业化技术”项目通过验收
青海省科技厅组织有关专家对青海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新能源分公司承担的青海省“123”科技支撑工程项目“多晶硅生产四氯化硅循环利用产业化技术”进行了验收和成果鉴定。
该项目引进国外先进的氢化炉硅粉给料系统及反应器,在泡罩改造改善四氯化硅低温氢化流化床气体分布结构上进行再创新,通过对流化床阻力降、催化剂添加量、氢气与四氯化硅的摩尔比等工艺条件上进行了优化,提高四氯化硅生产三氯氢硅的单程转化率达到26%,大幅度的降低了多晶硅生产过程中四氯化硅的排放,实现了低能耗生产。该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可以在同行业内进行推广,具有很强的应用创新性。目前,青海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新能源分公司生产三氯氢硅产能达到1250吨,2012年产值达到1.68亿元,经济效益明显。
力诺光伏SDSO工艺单晶电池达效率19.2%、多晶效率17.8%
12月19日,力诺光伏集团电池工厂提效攻关专案实现单晶转换效率19.2%、多晶转换效率17.8%的历史性新突破,达到业内领先水准。
伴随行业整合和转型,光伏行业的竞争已从单纯注重产能扩张转为技术和工艺提升。自10月份开始针对转化效率提升,电池工厂工艺技术部进行30余次工艺优化试验,最终研究出单晶SDDO及多晶SDSO工艺,使单、多晶电池片的转换效率分别提升到19.2%和17.8%。目前已通过批量试验验证,为后续单晶125 200W组件和多晶250W组件打下坚实基础。
目前电池工厂已制定下一步目标,单晶19.3%,多晶17.9%的目标。
可以穿上身的充电电池
在只有头发丝十万分之一的纤维上实现既发电又储能,还能把它织成衣服穿上身?
近日,原创性研究领域权威期刊《应用化学》(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的封面文章刊登了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彭慧胜教授课题组的最新研究成果。
2006年,彭慧胜从美国博士毕业后,加入了美国能源部Los Alamos国家实验室,两年后,他从美国回到复旦大学,继续从事碳纳米管相关研究。不过研究的着眼点从材料结构本身转移到了利用它的电性能上。
据彭慧胜教授介绍,“纳米最直观的概念就是头发丝的十万分之一,如果用一纳米直径的小球堆积起一毫米直径的小球,它的表面积可以提高10的5次方”。这是一种“由小变大”的方法,道理跟石油化工中的催化作用相同,催化剂的表面积越大,效果就越好。彭慧胜将这一设计运用到了碳纳米管的光电转化中。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即日-12.27点击申报>> 维科杯·OFweek 2024(第三届)储能行业年度评选
-
企业参编中立即参编>> 前沿洞察·2025中国新型储能应用蓝皮书
-
即日-12.30点击申报>> 【限时免费】OFweek 2025储能行业榜单
-
1月9日立即预约>>> 【直播】ADI电能计量方案:新一代直流表、EV充电器和S级电能表
-
即日-1.25立即下载>> PV Inverter太阳能逆变器主要部件应用指南
-
限时免费点击下载>> 2024储能产业抢占制高点发展蓝皮书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