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生产:中国光伏制造成本下降的首要推手
廉价劳动力成本和丰厚的政府补贴经常被视为中国主导光伏制造市场的主要动力。然而,美国国家可再生能源实验室(NREL)和麻省理工学院的联合发布的一份报告推翻了这一说法。据该报告,规模生产才是推动中国光伏组件制造腾飞的主要动力。
《太阳能光伏制造地区趋势评估》报告由美国能源部赞助,并于9月5日发布在《能源和环境科学》(Energy&EnvironmentalScience)杂志上。
NREL高级分析师AlanGoodrich表示,“为了满足地区需求和减免运输成本,未来全球光伏行业极有可能包含一些地区制造生产。大规模集中产品制造将会利用地区优势,例如廉价能源或劳动力、技能劳动力或创新基础设施。”
该报告采用了单晶硅太阳能板的最低可持续价格(MSP)进行厂址预测。MSP估测,竞争均衡情况下的长期市场清算价或最低组件价格将会为公司提供丰厚的回报率并在没有补贴的情况下持续增长。
除去运输成本,该报告估测,考虑到组件、晶片和电池国内制造成本差异,中国制造商与美国制造商相比具有23%的MSP优势。然而,构成中国制造商MSP优势的规模和供应链优势极易被美国制造商复制。
“我们了解到中国薪水已经不再是世界最低,这表明其它因素可能导致了地区MSP差异。与美国厂商相比,规模和供应链优势为中国光伏厂商至少提供了每瓦0.22美元的MSP优势。”
然而,在未来没有补贴的光伏发电成本竞争中,技术创新将有可能拉平美国和中国的光伏生产能力。(Shirley译)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5月21日预约直播>> 【线上直播】全链智联,全域质控:电力与能源行业的质量升级之路
-
即日-6.20立即申报>> 维科杯·OFweek 第十一届太阳能光伏行业年度评选
-
企业参编征集立即参编>> 零碳智造·工商业光储发展蓝皮书
-
限时申报立即申报>> 0Fweek 2025工商业光伏/储能行业榜单
-
免费下载立即下载>> 前沿洞察·2025中国新型储能应用蓝皮书
-
7月30日免费参会>> OFweek 2025光伏储能工业应用场景专场研讨会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