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数龙头企业下跌,光伏建筑一体化能否破局
2020年,全球大部分地区光伏都进入平价时代,我国作为全球光伏装机量最高的国家,新增装机量也迎来了大幅增长,为近三年新高。业内人士预测,“十四五”期间,我国光伏年均增长会在55-65GW。
图片来源:OFweek太阳能光伏网
知名市场研究机构IHS Markit的报告也显示,预计2021年全球新增光伏发电量将达158GW。可见,无论是从主要市场还是全球市场来看,光伏都会在2021年得到进一步增长,为可再生能源贡献更多力量。
但在三月份,光伏产业就迎来了2021年的首次打击。去年就已存在供应短缺的硅料,在龙头企业纷纷通过长单合同“抢料”的情况下,价格飙升。
据硅业分会在近期发布的数据显示,单晶复投料价格区间在12-12.5万元/吨,成交均价为12.26万元/吨,周环比上涨4.52%;单晶致密料价格区间在11.8-12.2万元/吨,成交均价为11.94万元/吨,周环比上涨4.55%。
压力之下,跟硅料联系最为紧密的硅片价格率先涨价,作为硅片龙头的隆基股份,近期硅片涨幅甚至高于硅料,一路传导至组件。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纷纷把目光转向了分布式光伏,尤其是光伏建筑一体化。
其中,最为突出的毫无疑问就是隆基股份,其在3月4日宣布斥资16.35亿元成为森特股份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为27.25%。后者是专注于建筑工程设计安装的上市企业,可以跟隆基股份发挥良好的协同效应,促进双方的发展。在隆基发布公告后,森特股份股价从9.56元,涨至3月23日收盘的16.96元,涨幅高达77.4%。
隆基股份也在近期,发布了面向分布式光伏的新品,Hi-MO 4m 66版型组件,丰富了产品矩阵。
此外,晶科能源、东方日升、亚玛顿等光伏企业,也早在分布式光伏展开了布局,只是动作相比隆基要稍小一些.
但光伏建筑一体化的“强心剂”,真能让光伏产业消除价格上涨带来的影响,在2021继续高速增长吗?从二级市场的反馈来看,似乎并不是。
图片来源:同花顺
3月23日收盘,光伏建筑一体化指数下跌2.85%,并未像预料中走强。“光伏三剑客”也并未走出下跌颓势,不复2020年股价大涨之勇。由此看来,光伏建筑一体化还不足以提振二级市场对光伏的信心,或许还是要等到硅料产能提高,价格回落至2020年水平,光伏才能再次启航!

图片新闻
技术文库
最新活动更多
- 光伏系统工程师 山东航禹能源有限公司
- 光伏系统工程师 浙江联盛合众新能源有限公司
- 光伏系统工程师(南京公司) 上海弘冠光能科技有限公司
- 光伏系统技术工程师 合肥布诺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 研发助理工程师(光伏系统) 宁波欧达光电有限公司
- 光伏系统工程师(双休) 佛山盈科智网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
- 光伏系统工程师 苏州中来民生能源有限公司
- 光伏系统工程师 旭乐德(上海)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 光伏系统设计工程师 上海能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光伏系统工程师. 江苏中信博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 DQE经理 广东省/深圳市
- 业务员 广东省/深圳市
- 业务经理 广东省/深圳市
- 电子工程师 广东省/深圳市
- 嵌入式/单片机软件工程师 广东省/深圳市
- 嵌入式软件工程师(ARM) 山东省/潍坊市
- 光学工程师 山东省/潍坊市
- Linux嵌入式软件工程师 浙江省/杭州市
- 研发项目经理 浙江省/杭州市
- CTO 浙江省/杭州市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