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广东光伏发展良机,5年将新增近19GW

10月29日,广东发布生态文明建设“十四五”规划,明确表示到2025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较2020年下降14.5%。

其中提到,到2025年节能环保产业产值要达2700亿元,同时全省建成海上风电装机容量约1800万千瓦,光伏发电装机容量约2800万千瓦,新增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约460万千瓦。

据国家能源局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9月底广东光伏累计并网容量为897.5万千瓦。也就是不到5年时间,广东光伏发电容量要增加约1900万千瓦,对于广东光伏市场的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图片来源:广东省人民政府

OFweek太阳能光伏网作为广东本地媒体,不仅时刻保持对广东光伏市场的关注,同时也为广东光伏市场的发展积极贡献力量。

在刚刚过去的10月,由中国高科技行业门户OFweek维科网主办的“OFweek 2021(第十二届)太阳能光伏产业大会暨光伏行业年度评选颁奖典礼”在深圳成功举办。

同期还举办了EPC总承包商对接大会,光伏企业和EPC总承包商在现场积极交流互动,实现了精准对接,为后续光伏产品的采购、光伏项目建设都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有利于光伏企业提高在广东市场的品牌形象和知名度。OFweek太阳能光伏网也会不忘初心,在今后为光伏企业和EPC承包商打造更加优质的交流平台,敬请期待!

以下为本次广东生态文明建设“十四五”规划详细解读:

广东发布生态文明建设“十四五”规划 到2025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较2020年下降14.5%

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29%、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面积占比达100%、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新车销售量比例达20%以上……29日,《广东省生态文明建设“十四五”规划》(下称《规划》)发布,提出以上目标。

《规划》提出,到2025年,全社会共建共治共享的环境治理新格局基本形成。展望2035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格局基本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总体形成,碳排放率先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质量根本好转,美丽广东和世界一流美丽大湾区基本建成。

“《规划》的一大亮点是突出生态文明体系的建设。”省环境科学研究院生态文明与绿色发展研究所所长张修玉认为,《规划》涵盖产业、空间、环境、生态、文化、制度等多方面,这样的完整体系对广东生态文明建设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要达29%

“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关键时期。此次《规划》首先强调建立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实施碳排放达峰行动。其中提出推动珠三角城市碳排放率先达峰,粤东西北地区城市提升节能减碳工作力度。同时,开展低碳试点示范,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碳市场建设。

能源结构调整是实现碳达峰的关键。《规划》提出,到2025年,天然气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14%左右,全省煤炭消费总量约1.63亿吨以内。同时,促进非化石能源高比例发展,包括建设粤东粤西千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因地制宜建设集中式光伏电站,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要达到29%。

结构调整外,更强调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到2025年,全省能源消费总量要控制在4.05亿吨标准煤以内,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较2020年下降14.5%,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新车销售量比例达20%以上。

另外,产业升级也是低碳发展重要一环。广东将加快传统产业绿色化改造,着力打造一批战略性产业集群,到2025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33%。并提出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到2025年,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面积占比达到100%。

绿色低碳产业也迎来发展机遇。《规划》提出,到2025年节能环保产业产值要达2700亿元,同时全省建成海上风电装机容量约1800万千瓦,光伏发电装机容量约2800万千瓦,新增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约460万千瓦。

构建适应区域发展生态环境空间格局

空间规划布局直接从源头影响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此次《规划》单列一章阐述,提出要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并明确广东要形成“一核两极多支点、一链两屏多廊道”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总体格局。

“一核两极多支点”是指强化珠三角核心引领带动作用,推动广州、深圳“双城”联动,推进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发展,携手港澳共建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形成带动全省发展的主动力源。同时,支持汕头、湛江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培育汕潮揭都市圈和湛茂都市圈,把东西两翼地区打造成全省新的增长极,与珠三角沿海地区共同打造世界级沿海经济带。另外,支持若干地市建设若干个重要发展支点。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形成“一链两屏多廊道”格局,构建以沿海防护林、滨海湿地等为主体的南部海洋生态保护链,加强以南岭山地为核心的北部环形生态屏障和以山地、森林为主体的珠三角外围生态屏障整体保护,并加强以重要河流水系和主要山脉为主体的生态廊道保护和建设。

同时,《规划》提出建立和完善“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构建与“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相适应的生态环境空间格局。其中,珠三角核心区实施更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要求,并推动沿海经济带协调发展,重大产业向东西两翼沿海地区布局,建设沿海新能源产业带。另外,推动北部生态发展区绿色发展,支持发展生物医药、清洁能源等绿色产业。

基本遏制臭氧浓度上升趋势

“十三五”末,广东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阶段性胜利,生态环境质量达到近年最好水平。而“十四五”,将全领域、全地域、全方位、全过程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继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在大气治理方面,《规划》明确将以臭氧防控为核心,建立省市联动的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管理机制和挥发性有机物源谱调查机制,并严格实施挥发性有机物排放企业分级管控。到2025年,全省钢铁企业完成超低排放改造,臭氧浓度上升趋势得到基本遏制。

针对治水,《规划》提出的思路是统筹水资源、水生态和水环境,继续保好水、治差水、增生态用水。要构建城市多水源联网供水格局,全域推动黑臭水体整治修复,这其中环保基础设施尤为关键,《规划》提出到2025年,城市、县城污水处理率分别达到99%、95%,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60%以上,在此基础上城市黑臭水体基本消除,地表水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不低于89.9%。

另外,还要实施土壤污染防治、建设“无废城市”,到2025年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工业危险废物处置利用率均要达到99%以上。

除污染治理外,更需提升城乡人居环境品质,广东“十四五”将推动城市整体升级和乡村全面振兴。对于城市,要优化提升城市功能。科学确定各类城镇建设用地比例,加强城镇开发边界内亲民蓝绿空间建设,织密城市绿地网络,提升体现文化特质的城市空间和建筑风貌等。而在农村,要加快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加大中小河流和乡村水体生态治理力度。

万里碧道对人居环境提升意义重大,《规划》也明确,要将碧道和生态保护与修复相结合,沿珠江三角洲主干河道建设连通山海的生态廊道。到2025年,全省力争建成碧道总长度超过7800公里,基本覆盖21个地级以上市中心城区及县(市、区)城区、主要城镇的重点河段。

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OFweek观点。刊用本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翻译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太阳能光伏 猎头职位 更多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