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效率极限!IBC电池有望实现29.1%
??德国哈梅林太阳能研究所ISFH的科学家设计了一种集成光子晶体的多晶硅氧化物 (POLO) 叉指背接触 (IBC) 太阳能电池,发现这种架构有可能达到 28% 以上的功率转换效率,比科学界认为的效率极限还高,并且发现,通过改进钝化,效率还可以提高到 29.1%。
IBC(Interdigitated back contact)电池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是最早研究的背结电池,最初主要应用于聚光系统中,后因聚光光伏不被行业看好而逐渐失去关注,但美国SunPower和德国哈梅林太阳能研究所一直在继续IBC电池的研究。天合光能光伏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也曾经取得23.5%的光电转换效率并15次打破IBC电池的世界纪录。
IBC电池最大的特点是PN结和金属接触都处于电池的背面,正面没有金属电极遮挡的影响,因此具有更高的短路电流Jsc,同时背面可以容许较宽的金属栅线来降低串联电阻Rs从而提高填充因子FF;加上电池前表面场(FrontSurfaceField,FSF)以及良好钝化作用带来的开路电压增益,使得这种正面无遮挡的电池就拥有了高转换效率。
随着设备成本的下降和工艺的成熟,IBC电池慢慢形成了三大工艺路线:1)以SunPower为代表的经典IBC电池工艺;2)以ISFH为代表的POLO-IBC电池工艺;3)以Kaneka为代表的HBC电池工艺(IBC-SHJ)。
此次德国ISFH的研究人员就是通过一系列数值模拟,评估光子晶体如何提高IBC太阳能电池的效率。该太阳能电池基于钝化的电子选择性n +型氧化物上多晶硅 (POLO ) 结的负触点,电池和正极触点处的空穴选择性 p +型 POLO 结。
研究人员认为,光子晶体是周期性介电结构,非常适合光伏中的光捕获应用,因为它们具有禁止特定频率范围的光传播的带隙,会增加光子路径长度,尤其是对于高波长。麦克斯韦方程和光子晶体已经商业化用于其他应用,研究人员尝试在光伏电池上应用,并计划通过实验研究角度依赖性和光谱变化的影响等问题。
假设模拟电池依赖于 150 μ m的标准硅片厚度,科学家发现在正常入射光下可以实现超过 28% 的效率。通过由氧化铝和氮化硅 (Al2O3/SiNx/Al2O3) 制成的背面介电层堆叠来改进POLO结的氢化工艺,还可以进一步提高相同标准厚度下器件的效率,有可能达到高达 29.1% 的效率。
研究人员还期待开发一种工业上可行且廉价的方法,即使在锯切损坏的蚀刻表面上也能制造光子晶体,在太阳能电池正面应用的目标尺寸约为 1-3 微米,通常光子晶体是采用光刻技术来实现,但研究人员希望找到对光伏来说足够便宜的技术来实现。
至于基于光子晶体的太阳能电池的成本,将与高效优质电池相同,但其成本远高于标准 PERC 模块,业内更看好低成本的同源技术TBC电池工艺(TOPCon-IBC)。但研究人员希望能通过新技术来降低成本,比如新兴的廉价金属化方案。
《全球光伏》原创No.2222,转载请联系授权
原文标题 : 打破效率极限,IBC电池有望实现29.1%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即日-12.27点击申报>> 维科杯·OFweek 2024(第三届)储能行业年度评选
-
企业参编中立即参编>> 前沿洞察·2025中国新型储能应用蓝皮书
-
即日-12.30点击申报>> 【限时免费】OFweek 2025储能行业榜单
-
1月9日立即预约>>> 【直播】ADI电能计量方案:新一代直流表、EV充电器和S级电能表
-
即日-1.25立即下载>> PV Inverter太阳能逆变器主要部件应用指南
-
限时免费点击下载>> 2024储能产业抢占制高点发展蓝皮书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