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浪:太阳电池技术与产品发展大势试析
2022年11月16日,由中国高科技行业门户OFweek维科网主办的“OFweek 2022(第十三届)太阳能光伏产业大会暨光伏行业年度评选颁奖典礼”在深圳成功举办。
会议现场高朋满座,气氛热烈。南昌大学光伏研究院院长周浪教授,带来《太阳电池技术与产品发展大势试析》的主题演讲。
图片图:南昌大学光伏研究院院长周浪
周浪首先介绍了光伏发展的历史,20世纪50年代贝尔实验室诞生的第一块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只有6%。2020年,大规模量产电池效率已经达到了22%水平。但在原来的基础上,引入了半导体材料,与硅片衬底形成了异质结,有硅异质结(简称“HAC”)和TOPCON两大类。
两类电池技术的原创都不出自中国,分别在日本和德国曾被长时间研发。HAC电池在发电效率上曾经一路领先,然而一些中国头部企业坚定、潜心TOPCON电池,使其效率和良率以更快的进度追平HAC电池。
周浪认为,在可见的未来,背接触硅异质结电池(HBC或 IBH)和钙钛矿/硅异质结叠层电池是重要发展方向。
其中,背接触硅异质结电池(HBC 或 IBH)产品目标效率26.5%。有降低成本潜力。但没有背面进光发电,只适合于屋面系统。预期两年出产品。
钙钛矿/硅异质结叠层电池产品目标效率28%。可背面进光发电。目前1平方厘米小样品率已超过31%。大尺寸和稳定性难度很大,迄今没有公认解决方案。预期5~10年出产品。
具体方面,周浪指出HAC电池的经典结构是四层氢化非晶硅薄膜,缺点是正面薄非晶硅膜吸光,使电流不高。更理想的单面HAC结构,是能够避免正面寄生吸收,也能兼具高开压性能。就需要一种利用遂穿氧化硅薄膜来钝化的、正背面统一高温工艺的结构。这就与当前大行其道的TOPCON电池高度相似。
对此,周浪提出了几点结论:
TopCon相比经典HAC电池,是一种演进,用遂穿氧化硅薄膜替代了本征非晶硅薄膜、用掺杂微晶硅薄膜替代了掺杂非晶硅薄膜,达到能够承受电极栅线烧结制程高温的目的。演进的好处是电流增大,付出的代价是电压下降、工艺复杂。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TopCon电池在效率上基本追平了经典HAC电池,良率也翻了身。
然而HAC电池也并没有停留在经典结构上不变。在正面以掺杂微晶硅替代掺杂非晶硅,乃至进一步掺氧,来减小寄生吸收,已经从研究走到初步试产,取得成功,使效率再升0.5%。
周浪认为,按照这样的演进思维,终极选择就是牺牲背面进光,只适用于屋面光伏系统,考虑到屋面光伏市场足够大,也不是不能接受。爱旭的ABC电池和隆基的HPBC电池,就是按照这样的思路打造的产品。
随后,周浪又分析了TOPCON和HAC电池在发电能力、成本上的差异,后者在成本上会略高一些。对此,周浪表示,HAC电池更高的效率可以帮助用户在较短期内收购成本,不存在太大问题,对于以电站规模为标的的用户来说,就可能难以接受。但如果单纯考虑初始投资成本就放弃了更高效率的电池技术,显然不利于光伏产业的发展。
最后,周浪也给参会观众留下了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为何发达国家市场较能够接受高效高价的电池技术,而国内市场较难接受?是国外更尊重技术进步 ? 还是国外科技普及程度更高?值得我们深思。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11月30日立即试用>> 【有奖试用】爱德克IDEC-九大王牌安全产品
-
即日-12.5立即观看>> 松下新能源中国布局:锂一次电池新品介绍
-
即日—12.20点击申报>> 维科杯·OFweek 2024(第三届)储能行业年度评选
-
限时免费点击下载>> 2024储能产业抢占制高点发展蓝皮书
-
2025年3月立即报名>>> 【线下会议】OFweek 2025(第五届)储能技术与应用高峰论坛
-
2025年3月立即报名>> OFweek 2025新能源产业协同发展大会
推荐专题
-
6 光伏冬天里的春天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