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比比皆N,晶科能源凭什么登顶?

2024-03-11 11:30
侦碳家
关注

PREFACE

编者按

2023年光伏行业的情况,四个字可以概括,就是喜忧参半。

近日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名誉理事长王勃华,在光伏行业2023年发展回顾与2024年形势展望研讨会上,做出如上总结。

在过去一年,我国光伏行业可“喜”之出在于:全年多晶硅硅片电池、组件产量同比增长均在64%以上,光伏新增装机216.88GW,硅片、电池、组件出口量分别同比增长93.6%、65.5%、37.9%,这也反映了全产业链的高景气态势有望持续;而“忧”的是:在主要环节快速增长的同时,光伏产品价格也出现快速下降,甚至个别环节出现了非理性下跌,光伏产品出口也面临“量增价减”,我国光伏产品出口总额(硅片、电池片、组件)约484.8亿美元,同比下降5.4%。光伏行业陷入周期困扰,竞争加剧之下将面临优胜劣汰。

不过,侦碳家注意到,在光伏行业“卷”中求进的2023,晶科能源一跃而起,问鼎全球光伏组件出货量冠军的宝座。

在寒热不均、比比皆N的行业情势下,晶科手中的TOPCon之剑,何能直指鳌头?侦碳家将对此展开解读。

Part One

三年N型路,当浮一大白

据InfoLink数据显示,晶科能源排于2023全球组件出货第一的位置。这次重登第一,晶科走了三年。

 (图源 InfoLink Consulting官网)

侦碳家梳理发现,在2016年,晶科能源成为全球最大的组件制造商。也在2016年-2019年间,拿下全球组件出货量排名的“四连冠”。

然而,变局在2020年发生。这一年,虽在疫情的影响下全球经济出现倒退,但我国光伏行业却逆势而上。据CPIA统计,2020年我国光伏新增和累计装机容量继续保持了全球第一。在Q4甚至出现了“抢装潮”,且户用光伏也成为2020年国内市场一大亮点。

 (图源 CPIA)

就国内光伏组件而言,2020年组件产量同比增长26.4%,主要出口市场中多数传统市场依然保持活力不减。

 (图源 CPIA)

正是在国内外市场的影响和推动下,开始了一轮光伏产业扩张的热潮。以行业内头部企业为例,隆基收购扩产、开拓市场;天合光能、晶澳科技也在回归A股之后,通过国内资本融资实现了快速扩张。

由是,2020年的组件端重新洗牌,隆基登上组件出货量第一的宝座,连霸出货冠军多年的晶科退居第二。

 (图源 InfoLink Consulting官网)

市场瞬息万变,可与之抗衡的强有力竞争就是技术的升级和资本的加持。

晶科排名的下滑,一部分原因在于“四连冠”的美誉,让其回归A股犹豫不决。在美股上市的光伏公司相继退出美股、大举融资扩产时,晶科则在最后之际才宣布回A。这期间,因美股估值低,光伏资本市场活跃度不高,晶科遭受融资之困,形成了竞争“真空”,给了同行们赶超的时间和空间。2021年,晶科筹划在国内上市,为了稳定利润,全球出货排名被天合、晶澳赶超,退至第四。

 (图源 InfoLink Consulting官网)

曾经的“四冠王”晶科,它清楚的知道回A等于清零,面对“熟悉的对手”,要重回第一,追上市场占有率,就要不断提升技术优势。

随着P型电池的转化效率逼近极限,光伏行业也逐渐开始由P型向N型升级。2020年底,晶科能源开始布局N型路线。这次,它没有再像决定回A时那样犹豫不决,对于N型技术中的多种具体路线,晶科果断选择了TOPCon。

这也意味着,晶科有意无意成为了行业由P转N举棋不定时的开路先锋。

至于晶科押注的TOPCon技术,也有不少人认为是行业P/N变革中的过渡技术。因为TOPCon技术确实是在P型PERC技术上的升级优化。

TOPCon与PERC的核心都是钝化,PERC的钝化是通过降低少子复合速度来实现,TOPCon则利用“隧穿效应”通过隧穿氧化层来实现。但本质都是通过钝化提升电池的开路电压,从而提升电池的转换效率。

TOPCon隧穿氧化层钝化接触,是在电池背面制备一层超薄氧化硅,然后再沉积一层掺杂硅薄层,二者共同形成了钝化接触结构。

 (图源 晶科能源官网)

CPIA指出,2023年TOPCon电池片行业平均转换效率达到25%,PERC技术平均转换效率只能达到23.4%,TOPCon的行业平均值已与PERC拉开差距。

而晶科坚定投身TOPCon,或许也是因为这条路线在中短期看来成功率最高。凭借与PECR技术兼容度高的特点,N型TOPCon技术在投产方面确实占据先发优势。而晶科也因为较早的拥抱TOPCon,收到技术红利的持续释放。在2022年全球组件出货排名中,晶科上升至第二位;2023年,终回第一。

晶科选定N型技术后展露的锋芒,在出货表现上已十分明显。据Solarbe最新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晶科光伏组件实现了年度超过75GW的销量,市占率约14.5%—15%,成为全球第一。其中,在TOPCon的旗舰价位段,晶科更是凭借约45GW的销量与约40%的份额,成为N型组件当之无愧的领导者。

虽然目前市场上,对于N型路线的选择还是各持己见。但晶科的强势夺冠,无疑印证了其在快速选择TOPCon的决定上,赢得了阶段性的胜利。

三年N型路,值得浮一大白。

Part Two

手握N型剑,逐鹿排位赛

伴随N型技术迭代,N型产品、产能会成为光伏企业排位赛的利剑。

从制造端多年的排名可以看出,大者恒大的趋势逐渐显现。

在“家家户户”都决定N了的时候,面对TOPCon、HJT、BC等N型路线,N的选择各有利弊。侦碳家认为,在行业P/N转型的时期,龙头企业的押注或可推动整个行业的变革。

上文提到的TOPCon技术,其凭借高效能、与PERC产线的兼容性、低温度系数、弱光效应好等优势,已成为N型市场主流。据CPIA统计,2023年新投产的量产产线以N型电池片产线为主。随着N型电池片产能陆续释放,PERC电池片市场占比被压缩至73.0%。N型电池片占比合计达到约26.5%,其中N型TOPCon电池片市场占比约23.0%,异质结电池片市场占比约2.6%,XBC电池片市场占比约0.9%,相较2022年都有大幅提升。

晶科能源较早ALL IN在TOPCon赛道,登顶之后,也表示继续看好TOPCon未来的市场需求。另外,天合光能也主要进行N型TOPCon量产布局。据晶科能源和天合光能两家企业的《2023年度业绩公告》显示,2023年总营收都将突破千亿大关。晶科比上年同期增长43.55%;天合比上年同期增长33.46%。

虽然,TOPCon在行业内的劲头正盛,但也有不少龙头企业更看好BC技术。确切来说,BC并不是一种新的技术,科学家在70年代就提出了这种结构,可以简单的理解为是一种通用的平台型技术。比如,TOPCon技术与BC技术结合,可升级为TBC(隧穿氧化层钝化背接触);HIT技术与BC技术结合,可升级为HBC(异质结背接触)。不少人认为,晶硅技术提升效率的必然走向就是BC技术,但目前BC技术面临制程工艺和技术难度高等问题,影响投产良率和成本。

在2020-2022年连续压倒晶科成为全球组件出货霸主的隆基绿能,就十分看好BC技术的前景。隆基董事长钟宝申曾表示:“BC电池将会是未来5-6年晶硅电池的绝对主流,未来隆基的大量产品都会走向BC技术路线。”甚至还把BC电池称为“皇冠上的明珠”。而隆基着力量产BC的选择,也是在兼有PERC、TOPCon、HJT等技术路线之后做出的。

隆基结合BC技术和PERC技术,自研的HPBC技术(复合钝化技术),也已逐渐应用于其自身产品。比如近期,在2024第十九届中国(济南)国际太阳能利用大会暨第三届中国(山东)新能源与储能应用博览会上,隆基推出了以其HPBC技术为基础的耐湿热双玻组件,瞄准了分布式光伏在发展中湿热场景应用需求的市场。

而最早投身BC技术的爱旭股份,在不久前宣布。经TüV南德测试认证,其最新的ABC组件转换效率达到25.15%,打破了之前创下的24.27%纪录。爱旭股份称,这是包括BC路线在内的全球晶硅组件效率首次跨过25%。在爱旭股份近期披露的公告中,侦碳家也发现其继续押注ABC的消息。在2023年归母净利润预减66.71%到68.43%的压力下,爱旭逆势扩产近百亿,投资建设济南一期年产10GW高效晶硅太阳能电池及组件项目,这无疑向市场表明对自身技术的信心,也为ABC技术开通新的生命线。

目前BC技术在国内得到发展,很大原因得益于头部效应,在隆基、爱旭等企业的推动下,BC产品也开始逐渐渗透光伏市场

N型赛道的另一种技术路线HJT,简而言之是一种由非晶硅和晶体硅两种半导体材料形成的混合型太阳能电池技术。它的优势在于工艺流程短,很大程度可提升良品率;但劣势则是设备贵,大规模投产成本高昂。截止2023年底,TOPCon的名义产能已达560GW,HJT和背接触电池的产能则分别为45GW和48GW。虽然许多头部企业纷纷在HJT领域试水,但真正大规模押注HJT技术的企业,才能为推动HJT技术降本增效提供“中坚力量”。

头部企业中押注HJT的东方日升曾表示,到2023年底将建成各15GW的HJT电池和组件产能,并通过硅片薄片化、低银含浆料以及无铟化材料三条主要路径降本。目前,东方日升HJT电池转换效率已达25.5%、HJT组件转换效率达到23.89%。

因为HJT技术的特点,需要企业投产新产线的建设。所以在这一赛道,不乏跨界和新生的行业新秀。其中,“年轻”的华晟新能源,目前已经形成了对HJT技术从硅片到电池、组件链条的布局。据其官方数据显示,目前已投产异质结电池和组件产能为20GW,并在“十四五”期间规划实现总产能40GW。迄今为止,华晟新能源已交付超过4GW的异质结产品。

侦碳家发现,不少头部企业在N型的路线上,选择了多方兼顾,这也是相对稳健的选择。因为在需求一直处于增长之中的行业生存,技术迭代迅速。押队赛道乘势创新,也许能一举突破重围。

手中电曳倚天剑,直斩长鲸海水开。

在新产能的释放下,N型市场占有率稳定攀升。根据InfoLink机构预测,今年N型技术将以近79%的市占率主宰光伏市场,出货量预估可高达492GW。

市场排位,硝烟弥漫,谁不期盼自己手中打磨的N型产品,成为绝杀的“倚天剑”?

结语

光伏产业积淀成熟、不断发展,头部企业的布局或可称之为野心,绝不仅限于“技术之争”这一亩三分地。随着自身“垂直一体化”体系构建的完善,上下游链条打通,对市场变化的响应应对能力逐步提升。光伏企业落子海外、跨界储能等多环节的布局,早已启动。

从整个新能源产业的角度而言,不仅需要风电光伏这些“急先锋”,还需要做好充分的“后勤”准备。CPIA预计,到2024年国内新增装机规模将达到190GW至220GW,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预计在390-430GW。集中式和分布式光伏面临严峻的消纳问题,消纳和外送需要探索新路子。王勃华对此建议,探索光伏制氢、制氨、制甲醇等新型方式,以扩大对光伏绿电的消纳。

其实,风光产业也与储能产业的发展紧密关联。储能系统作为新能源消纳的方案,逐渐得到市场的认可。近年来,包括晶科能源、东方日升、天合光能、阿特斯、晶澳科技、协鑫集团等光伏企业都在陆续展开储能业务,在未来“全球光储一体化”市场中加速抢跑。

2022年以来,光伏全球市场需求旺盛,全球化布局不容忽视。之前我国光伏在海外以产品出口为主,而未来光伏的“出海”也将更加多元化。光伏产业,作为我国掌握国际竞争优势的新兴产业之一,随着对外品牌形象的建立完善,也会碰撞蹚出新路径。

侦碳家认为,龙头企业是光伏行业破局探索的先行者。光伏行业的新起点,是以技术为核心,创新构建新生态产业链的思维模式。

挑战等于机遇,困境同是新生!

THE END

侦碳家原创内容 转载请联系授权

       原文标题 : 比比皆N,晶科能源凭什么登顶?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太阳能光伏 猎头职位 更多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