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珠“入坑”光伏,格力要让电表倒转
作者 | 胡青木
主编 | 苏淮
格力电器(000651.SZ)掌门人董明珠又爆出金句:“作为制造业企业,你不要先考虑赚不赚钱,而要先带着‘利他’的思想。”
这句话是董明珠近日在第十七届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上海)大会上说的。同时她还提到,只有当我们每个人都愿意伸出一只手去帮助别人时,才能形成强大的力量,共同应对挑战、创造美好未来。
针对董明珠的此番言论,市场上存在着两种看法。一部分人比较认同:“这才是一个企业家的思想境界与格局,利他之后,钱就来了”;但是也有人并不认可:“做企业不考虑赚钱,怎么生存下去?”
不过,相比董明珠的发言,外界似乎更好奇,这位格力掌门人为何会出现在本次光伏大会上。
在本次光伏大会上,董明珠介绍了格力全球首创的“光储空”(光伏+储能+空调)产品。多年前曾力排众议,执意让格力进军新能源的董明珠,这次又要将战场开辟到光伏领域了吗?
01
执意进军新能源
格力进军新能源赛道,还要从2016年的一场收购案说起。
2016年8月,格力电器抛出一项作价130亿元(人民币,下同),收购珠海银隆新能源(下称“银隆”)100%股权的重大资产收购方案。但是由于格力这个低价增发收购银隆的方案会摊薄股东利润,因此在投资者群体中引发了极大的争议。
图片来源于银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官网
2016年10月,在临时股东大会上,格力收购银隆股权的议案勉强获得通过。但募集96.9亿元配套资金等15项议案,却在中小股东的联手阻击下,最终未能成功。
不过这并没有动摇董明珠切入新能源赛道的决心。
2016年底,董明珠个人出资10亿元,联合王健林、刘强东、中集集团(000039.SZ)等5位投资人共投资30亿元,获得了银隆22.39%的股权。
但是此后几年,冲击IPO失败的银隆融资陷入困境,财务彻底崩溃后,被陆续曝出拖欠供应商货款、工厂大面积减产等负面新闻。此外,银隆原总裁孙国华等人因侵占公司财产锒铛入狱,原董事长魏银仓更是被曝卷款远遁海外。
但为了钛酸锂的专利技术,格力还是选择接下了银隆这个几乎被掏空的“烂摊子”。
2021年8月底,格力通过司法拍卖公开竞拍方式,以18.28亿元获得银隆30.47%股权。按此计算,银隆整体估值约为60亿元,与2016年的130亿元对价相比,几近“腰斩”。
此次竞拍后,银隆成为了格力控股子公司。2021年11月,银隆更名为格力钛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格力钛”),也标志着格力正式进军新能源赛道。
董明珠不惜和格力众股东“作对”,也要收购银隆,到底是图什么?
02
急需转型
财报数据显示,2014年时,格力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为1377.50亿元、141.55亿元;但是到了2015年,这两项数据分别下滑至977.45亿元、125.32亿元;各自降低了29.04%、11.46%。
截图来源于公司公告
具体来看,格力引以为傲的空调业务线,营收从1187亿元下滑至837亿元,是导致2015年度公司总体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
截图来源于公司公告
针对业绩大幅下降,格力方面曾回应,国内外的市场经济形势不是很理想,导致了家电需求各个方面的不足。此外,空调属于耐用品,前期国家刺激消费政策的出台,虽然带动了经济,但是也透支了空调市场的一些需求。
不过源媒汇发现,与格力不同的是,同属空调赛道的美的集团(000333.SZ)和海尔智家(600690.SH),2015年的营收分别下滑2.28%、7.41%,仅为个位数,远低于格力29.04%的降幅。
因此,空调行业整体大环境固然不好,但是格力远超同行的业绩降幅,与其过于单一的产品线是分不开的。
2015年时,空调业务约占格力总营收的86%,而美的和海尔的这一数据分别为47%和18%,所以哪怕其中某个业务线因为市场因素产生下滑,这两家公司还能有其他业务顶上。
因此,寻求转型,成为了当时格力的当务之急。这也就不难理解,彼时董明珠为何极力想要促成银隆的收购案了。
至于为什么选择银隆,董明珠曾表示,收购银隆可以帮助解决格力缺少车用空调板块的问题。而且新能源一定会是中国工业未来发展方向,无论从生态、经济结构、社会责任方面讲,格力都要向这方面转型。
03
格力钛巨亏
天眼查数据显示,银隆成立于2009年,其核心产品是一种基于钛酸锂材料而制成的新能源电池,由这一脉络展开并进入新能源汽车、储能产品的开发、生产及销售。
彼时受到格力青睐的钛酸锂技术路线,优点是高安全性、耐低温、快速充电、长寿命等;然而,其续航短、能量密度低、体积大以及成本高等缺点,又将应用领域限制在了公交车以及短途客车上。
截图来源于公司官网
有限的应用领域,使得押注钛酸锂这一路线的格力钛,没有如愿以偿地享受到新能源发展的红利。
随着国家补贴的减少,格力钛的客车销量一落千丈,从2018年的7278辆年销量,锐减至2019年的2708辆。雪上加霜的是,与普通的新能源轿车不同,近年来由于大型客车的需求有限,销量还在持续下降。2022年,格力钛6米以上的客车销量为1789辆,同比减少11.65%。
除了终端客车销量下滑以外,格力钛的钛酸锂电池也难以外销。当前电化学电池主流为磷酸锂电池和三元锂电池,此外还有钠离子电池、液流电池、固态电池等后起之秀,所以市占率连1%都不到的钛酸锂电池,很难被市场接受。
双重打击之下,格力钛2022年亏损19.05亿元。
为了摆脱窘境,在电池领域,格力钛加大了磷酸铁锂自主电池的开发和推广,进一步拓宽了产品矩阵。在新能源公共交通车辆领域,格力钛也加大了海外市场的拓展力度,与中东地区市场高端客户达成战略合作,并已完成批量交付。
一系列运作之下,背靠格力这颗大树的格力钛,2023年上半年将亏损缩减至1.71亿元。
除了在锂电领域求变以外,格力还继续加码,将新能源的战场开辟到了光伏领域。
04
解决“耗电”痛点?
2023年8月,格力参股的珠海鸿钧7.2GW异质结电池+5GW组件项目节能报告获批。根据此前公布的规划信息,该项目总投资约59亿元,总建筑面积约30万平方米,厂房由格力集团投资约14亿元并定制化打造。
这次参股投资,标志着格力正式进军光伏。
但过去两年,贯穿光伏行业的主题就是一个字:“卷”。2022年和2023年,超两万亿元的巨量资本涌入光伏产业,使得行业各环节的产能扩张了2-3倍。
在这样的行业背景下,就连曾有“光伏茅”称号的隆基绿能(601012.SH)也顶不住了。今年一季度,隆基绿能实现营业收入176.74亿元,同比下降37.59%;归母净利润-23.5亿元,同比下降164.61%。
光伏行业愈来愈卷的现状,想必格力也清楚,但是其仍义无反顾地选择入局,究竟是为什么?
众所周知,目前人们对于空调最大的“痛点”,就是耗电量。
在民用场景,以普通的1.5匹挂式空调为例,制冷模式下每小时的耗电量在0.8-1.6度;制热模式下每小时的耗电量在1-2度。因此只要到了空调使用季,每个月都要多花几百元的电费。
在工、商用场景,如电子元器件厂、大数据中心等也需要空调维持恒温状态,因此电费也是一笔巨大的支出。
各家空调企业也深知这个“痛点”。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格力提出“光伏空调”概念。这一概念可以追溯到2012年。
2012年,格力启动“光伏空调”项目,开始研发基于清洁能源的颠覆式零碳空调系统技术。次年,格力电器提出“让天空更蓝、大地更绿”战略,并在此后十几年的发展历程中,一直遵循绿色、节能原则进行创新研发。
由此可见,格力进军光伏领域并非一时头脑发热。选择2023年这个时间节点,考虑的可能是当下处在行业的低点,有一丝“抄底”的味道。而且目前由于各家光伏企业的产品同质化问题比较突出,因此格力作为一名后进者,才能更容易追赶上头部企业的步伐。
在业内人士看来,今明两年全球光伏市场需求增速将放缓,过去的发展模式已不可持续,光伏企业应在同质化竞争中寻找短期无法取代的产品和技术布局路线。
值得一提的是,与其他企业不同的是,格力在本次光伏大会上推介的独有的“光储空”系统,即光伏、储能与空调的结合,可以做到由光伏发电直接驱动直流空调,多余或缺少的电量由储能系统进行调节,而且该系统还可以与电网交互,实现电网供电或向电网输送绿电。
格力的这套“光储空”系统,不仅解决了电费这一“痛点”,还将自己的空调、格力钛的储能、钛酸锂电池以及光伏产品串联到了一起,是一个一体化的解决方案。
就像董明珠在光伏大会上说的一样,市场不相信眼泪,只有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打出真正的差异化,才能在竞争越发激烈的市场中活下来。
部分图片引用网络 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原文标题 : 董明珠“入坑”光伏,格力要让电表倒转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即日-12.27点击申报>> 维科杯·OFweek 2024(第三届)储能行业年度评选
-
企业参编中立即参编>> 前沿洞察·2025中国新型储能应用蓝皮书
-
即日-12.30点击申报>> 【限时免费】OFweek 2025储能行业榜单
-
1月9日立即预约>>> 【直播】ADI电能计量方案:新一代直流表、EV充电器和S级电能表
-
即日-1.25立即下载>> PV Inverter太阳能逆变器主要部件应用指南
-
限时免费点击下载>> 2024储能产业抢占制高点发展蓝皮书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