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通威对润阳启动光伏史上规模最大收购,是对是错?

【摘要】作为硅料、电池片的双料龙头,通威股份在8月13日盘后宣布收购电池片行业第五润阳股份51%的股权,是光伏行业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收购案。龙头企业收购有助于行业积极出清、减少无序产能扩张和内卷。

通威曾经在2013年收购赛维,二者在后续的电池片市场上成功实现了共赢。但对通威来说,在当前周期底部收购润阳这步棋是否正确?

行业变革,对错难判。而凭借强大的消化、整合、管理能力,通威或许能在润阳身上再现奇迹。

以下为正文:

2024年8月13日,通威股份计划以不超过50亿元人民币的对价,收购润阳股份不低于51%的股权,本次并购,被视为光伏行业史上规模最大的并购案。

通威创始人刘汉元曾说:“不同的发展时期有着不同的社会需求,通威的两次选择都是当时社会的最大需求。”

在光伏行业持续下行的今天,这步棋,通威股份走对了吗?

01

历史收购

本次收购,并不是通威第一次以收购模式实现扩张。

事实上,这家颇具行业洞察的企业,曾经多次抓住行业风口。在硅料领域深耕多年后,通威赶在光伏的黄金时代来临前,成功收购了赛维,顺利进入了电池片行业。

2013年,合肥赛维LDK工厂受到欧美等国家对我国光伏产业的“双反”抵制,自身经营管理上也出现一定问题,陷入资金链断裂、债务恶化的困境,一度陷入停产状态。2013年9月,通威以8.7亿元人民币的价格完成对其100%股权的收购,并随即启动恢复生产工作,自此,合肥赛维并入通威。

2014年,32条高效多晶硅电池生产线逐步恢复生产,产品品质不断升级,合肥通威逐步走上正轨,重组首年就实现盈利。

收购赛维使得通威正式进入光伏电池片领域,这家当时全球太阳能电池片项目单体规模最大的企业,成功填补了通威在光伏产业链中游的空白,为后续通威在电池片领域的扩张开了个好头。

2014年电池环节技术迭代尚缓,进入壁垒不高,国内竞争企业众多,电池片市场CR5不足30%,正是群雄逐鹿、比拼扩张速度和成本管控的时刻。通威凭借在饲料、硅料两大领域的龙头地位,已经积累了远超其他小电池企业的资金优势和管理经验,迅速制定了电池片产能扩张计划。

凭借强大的管理能力和战略决心,通威把曾经的赛维、现在的合肥通威救活了。到2014年9月,这家全球最大的电池片单体工厂仅用了一年时间就实现满产,10月开始盈利,随后迅速与同行厂家拉开差距。2015年8月,合肥通威一举成为晶硅电池出货量全国第一、全球第三,公司也在成都、合肥多地继续拓展产能、提高产品效率。

如此成绩得益于通威内部管理流程的通畅和扁平化。举例来说,刘汉元要求审批环节不得超过3个,决策流程越短越好、管理界面越少越好。

通威的这波扩张,与光伏行业的兴盛不谋而合,2015年开始,光伏行业补贴政策频出;2020年,光伏行业更是在“双碳”目标的东风下一路高歌猛进。

通威抓住行业发展的黄金期,成为了硅料、电池片两大领域的龙头,并在2022年正式进入组件领域,全力加速自身作为光伏龙头的全产业链一体化发展。

02

时局两异

本次通威收购润阳,虽然也是抱着扩张规模、进行有效产业协同的决心,但是无论是宏观环境还是微观交易主体,都与11年前收购赛维的场景有所不同。

宏观环境上,光伏行业周期明显,目前大洗牌正在加剧,需求尚未恢复,光伏主材价格持续走低,市场情绪并不乐观,显然与11年前高度分散、尚有大量需求有待开发的环境不一致。据中金,光伏行业产业链P/B估值已经触达2012/2018底部周期水平,各环节已经基本亏毛利到负现金状态。

微观上,收购方通威已经是光伏行业硅料、电池片领域毋庸置疑的绝对龙头,与当年尚未进入电池片行业的通威也是迥乎不同。截至2023年末,通威股份已形成45万吨高纯晶硅产能、95GW太阳能电池产能以及75GW组件产能。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带领通威走向辉煌的刘汉元也已于2023年3月卸任,其女刘舒琪接任通威股份董事长。

被收购方上,润阳跟当年的赛维也并不是一个体量。据收购公告,被收购方润阳股份是2023年出货全球前五的电池厂商。目前已建立5.5万吨工业硅、13万吨多晶硅、7GW拉晶、10GW切片、57GW太阳能电池和13GW组件产能,并适当布局部分光伏电站业务,形成了自上游工业硅到终端光伏电站完整的产业链,在生产成本、产品品质、品牌价值等方面具备差异化竞争优势,并在美国、泰国、越南等部分海外市场建设了富有竞争力的产能,能够满足海外市场溯源要求。今年以来,光伏行业下行加剧,润阳陷入了诸多经营危机,目前处于停产状态。

业务角度,对通威而言,合并另一个行业巨型玩家,必然进一步巩固其在高纯晶硅、高效太阳能电池和组件等核心环节的市场占有率,补充海外产能布局,帮助其拓宽海外高溢价市场的销售渠道,提升通威在全球的综合竞争力。

然而,黄金时代不再,在当今的局势之下合并另一个行业巨型玩家,也意味着通威得在承担润阳IPO失败、高资产负债率、业绩持续波动、员工薪资停发、子公司裁员等等一系列问题的前提下,想办法让润阳真正活过来。

财务角度,通威账上现金流虽然比较充足,但仍然承担着不小的债务和利息压力。据通威股份2024年一季度报,截至2024年3月31日,通威当前资产负债率为59.3%(较年初增长4.2pct),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186.4亿(较年初增长42.7亿)。

可见,本次收购除了通过规模增大来补充体量之外,通威也得具有很好的消化、整合、管理能力,才能不让润阳这把收来的利剑蒙尘,甚至刺向自己,拖累了集团的资金链和正常生产。

对行业而言,本次收购标志着光伏行业走上了加速出清、头部整合的道路,也能够减少一部分产能的无序扩张。据西部证券分析师,当行业集中度提高,头部厂商有望修复价格,使得行业价格水平恢复至合理区间,摆脱目前光伏行业大面积亏损的状态。这也符合今年5月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在北京组织召开的“光伏行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给出的“光伏供给侧改革”预期。

这场“不多于50亿”的现金收购,无疑是一场豪赌。这场赌,源于对行业供需、竞争格局有深刻把握的自信,也源于对自身强大的管理、整合能力的坚信。

这家小渔村里成长起来的光伏龙头,再一次走上了大冒险的旅程。

       原文标题 : 通威对润阳启动光伏史上规模最大收购,是对是错?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太阳能光伏 猎头职位 更多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