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协鑫集成发布BC组件
12月26日,协鑫集成正式发布BC组件产品——GPC 2.0高效组件,新品采用基于TOPCon钝化技术平台打造的GPC 2.0电池,在2382*1134mm组件上,功率可达660W。这也让其成为继爱旭股份、隆基绿能后,第三个发布BC组件的头部光伏企业。
今年5月,协鑫集成在回复投资者提问时,就表示预计将于2024年四季度推出BC电池产品,并将其命名为GPC电池。在第四季度的最后一个月,协鑫集成GPC电池及组件正式发布。从命名来看,在过去的近半年时间里,协鑫集成GPC电池已完成迭代。
据协鑫集成介绍,截至2024年12月,其GPC 2.0电池效率已突破27.1%,且具备明显的后发优势,预计在明年Q2推出GPC3.0产品,效率将高达27.4%以上。
从效率来看,协鑫集成GPC 2.0电池效率已突破27.1%,处于行业领先水平,但并未透露具体量产效率。作为对比,爱旭BC电池量产平均效率已经达到了27.2%,隆基量产效率已经突破了26.6%。
同时,为了更好进一步发挥效率优势,协鑫集成还给GPC 2.0组件搭配莲花防积灰技术,也就是全面屏设计,最大程度减少积水积灰对发电量的影响。根据协鑫集成此前介绍,防积灰全面屏设计减少热斑风险与发电量损失,较常规组件最高发电增益可达12%。
可以看出,GPC 2.0组件是协鑫集成电池技术与组件设计的集大成之作。不过,协鑫集成也表示,新品将为分布式市场带来最优场景解决方案,同时还提到将根据效率爬坡情况有规划地释放产能。
此举可能意味着,协鑫集成并不会大规模量产GPC 2.0组件,而是为高端分布式用户提供的一个选项。
究其原因,就是成本。此前,协鑫集成表示,GPC电池使用新型的钝化接触方案和超低方案的金属化方案(单耗潜力可低至30mg)以内,使得BC电池制程管控容易,具有更高的效率和更低的成本。
隆基在2024年半年报中表示,公司聚焦全价值链降本,硅片和TOPCon产品成本行业领先,HPBC 2.0和TOPCon成本在电池端基本持平。爱旭股份则多次表示公司开创低成本光伏电池无银化量产技术,为光伏行业未来高速发展解除了“银耗”障碍,将推动行业进入崭新的无银化时代。
当然,三者在研发投入上也有不小差距。
2024年前三季度,隆基绿能研发费用为13.46亿元,爱旭股份研发费用近6.5亿元,协鑫集成研发费用为2.68亿元。
同时,协鑫集成还要专注TOPCon电池的研发,同样在行业处于领先地位。
今年11月21日,协鑫集成宣布,其TOPCon高功率组件在2278*1134mm标准尺寸下,182-72版型N型TOPCon组件正面功率达到605W,相较于相同版型尺寸在市场上流通的高功率组件相比提升10W,转换效率突破至23.42%,上述产品已成功通过国际权威机构TüV莱茵测试。
在稳健的策略下,协鑫集成也是2024年为数不多保持盈利的光伏组件巨头。2024年前三季度,协鑫集成实现营收119.90亿元,归母净利润0.82亿元,组件出货量17GW,排名全球第八。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限时免费点击下载>> 2024储能产业抢占制高点发展蓝皮书
-
2025年3月立即报名>>> 【线下会议】OFweek 2025 工商业储能大会
-
2025年3月立即报名>>> 【线下会议】OFweek 2025(第五届)储能技术与应用高峰论坛
-
2025年3月立即报名>> OFweek 2025新能源产业协同发展大会
-
即日-3.31立即查看>> 蔡司工业质量解决方案集锦
-
4日10日立即报名>> OFweek 2025(第十四届)中国机器人产业大会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