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固定VS跟踪,136号文重塑光伏支架市场格局

2025-03-26 17:22
来源: 中信博

国家发改委136号文件《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 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的实施,重塑了新能源电价市场机制,对于光伏电站盈利逻辑的影响,正在进一步发酵。

该文件提出,新能源项目上网电量原则上全部进入电力市场,上网电价通过市场交易形成。这意味着光伏电站的收益不再像过去那样享受固定电价的旱涝保收模式,而是通过市场竞价决定售电收入,要受到市场供需、电价波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收益的不确定性大大提高。

在电力市场的交易中,光伏电站收益将会根据分时电价的变动而实时调整。如何在电力市场中取得相对较高的确定性电价,将成为未来投资光伏电站不可或缺的条件。

光伏电站亟需优化发电曲线

业内专家坦言,“光伏发电主要集中在午间,此时电力供应大幅增加,市场价格明显降低;而在晚高峰等电价较高时段,光伏发电又较为不足,无法取得较高电价。”

此时此刻,光伏电站必须走向精细化运营,优化发电曲线,使其与市场电价波动相契合,才能保证收益。

作为光伏电站的“骨骼”,光伏支架的性能直接影响光伏电站的发电效率及投资收益,是所有地面光伏电站的主要设备之一。

传统固定支架在固定电价时代凭借安装简便、成本较低等优势占据市场主流。但由于角度固定,其发电曲线难以与市场峰谷电价匹配,发电高峰往往与电价低谷重合,导致收益受损,且无法充分利用早晚阳光资源,在新能源入市的新环境下,短板逐渐显现。

《国家电投集团光储实证蓝皮书(2024)》显示,平单轴支架与固定支架相比,日发电曲线更扁平,与电网日用电负荷更匹配。在早高峰(8:00之前),平单轴支架累计发电量较固定支架高40.46%。在晚高峰(14:00之后),平单轴支架累计发电量较固定支架高37.64%,中午平谷峰(8:00-14:00),平单轴支架累计发电量较固定支架低18.05%。综合下来,一天内跟踪支架可明显提升高电价时段的发电量,实现收益最大化。

来源:国家电投集团能源科学技术研究院

西安分院示范项目设计中心副主任刘玉宏

“国家电投光储实证蓝皮书解读”

此外,国家光伏、储能实证实验平台(大庆基地)2023年度实证实验数据成果显示,相较于传统固定支架产生的午间发电高峰突出的 “馒头曲线”,平单轴支架能将发电曲线调整为更合理的双驼峰形状。这一优化不仅缓解了午间发电量过于集中引发的限电难题,还使发电分布在全天更为均衡,契合了电力市场对发电时段与电量分布的要求,从而在电力市场交易过程中更具优势,能够争取到更高的电价。

来源:国家光伏、储能实证实验平台(大庆基地)2023年度数据成果

可见,跟踪支架在技术门槛、发电效率上明显高于固定支架,要调整光伏电站发电曲线,跟踪支架或成为最优解之一。

跟踪支架市场渗透率有望加速扩大

跟踪支架是指可实现光伏阵列跟随太阳入射角变化而自动调整角度的光伏支架。应用跟踪式支架建立的光伏发电系统,其组件朝向可以自动根据光照状态进行调整,可减少组件与太阳直射光之间的夹角,通常可以提升10%-25%发电量。

与传统固定支架相比,跟踪式支架具备提高发电效率、节省土地资源、经济效益显著、适应性强等优势。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报告指出,全球跟踪支架市场呈现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特点,市场需求主要集中在美国、欧洲、中东、拉美等地,拥有近90%的极高渗透率,全球平均渗透率超40%。而当下我国跟踪支架的渗透率远低于全球平均水平,据机构分析,2023年,国内跟踪支架的渗透率仅为5.3%,安装量仅为4.3GW。从全球近些年出货情况来看,跟踪支架企业更符合本地化趋势,全球出货较为领先的跟踪支架企业大多聚集在美国和欧洲。

5SH6%_K77N{OG_R%JGIARR5.png

从2023年的出货量看,我国有一家企业中信博进入了全球前五。据公开信息显示,中信博2024年实现营收89.73亿元,同比增长40.42%,预计排名和市占率会进一步提升。这与其在跟踪研发上的深耕(公开信息显示其2012年开始跟踪研发生产)和海外市场的提前布局分不开,今年1月份,中信博就在阿联酋PV3阿吉班斩获了1.5GW的跟踪订单。

伴随新能源电力市场化机制的实施,国内跟踪支架市场蕴含的巨大潜力有望得到释放,届时国内跟踪支架企业将改写当下全球市场竞争格局。

跟踪支架实际项目成效优异

东方财富证券预计,2024年至2026年,全球跟踪支架出货量将分别达95吉瓦、115吉瓦和135吉瓦;国内市场前景同样向好,未来5年复合增长率将保持20%以上的高速增长。

随着新能源电价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推进,光伏电站将更加注重发电曲线优化和运营效率提升。跟踪支架作为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设备,将在提升电站全生命周期发电增益、稳定可靠性及成本竞争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如中信博天际Ⅱ跟踪系统,其搭载中信博行业首创多点平行驱动技术,整体系统在任意角度稳定性均更强,将大风保护风速提升至22m/s,有效发电时间更长,在大风情况下可实现近0°停靠,即实现大风停靠的最优角度,使组件风载荷大幅降低。

中信博天双跟踪系统,行业少有的双排联动多点平行驱动设计方案,具有更强地形适应性,南北坡度可达25%,相邻排桩基容错率可达15%,适配众多复杂场景的光伏电站建设。其模块化设计,拓展更为灵活,相同地形条件下,装机容量更多,从而提升发电量。其采用六维方圆主梁设计,具备更出色的抗弯抗扭能力,立柱跨距可达10米,可使立柱及预制桩成本降低约20%,EPC成本降低约2%。

未来,随着新能源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推进,以中信博为代表的中国跟踪支架企业所创造的经济价值将进一步凸显,技术进步和成本下降,将进一步扩大跟踪支架的应用范围。政策支持和对光伏电站效率提升的迫切需求,也必将为跟踪支架市场提供持续增长动力。

可以预见,随着新能源电力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跟踪支架将成为光伏电站提升市场竞争力的重要选择,推动光伏行业向更高效、更智能的方向发展。这一趋势不仅将重塑光伏支架市场格局,也将为新能源电力系统的优化运行提供重要支撑。

声明: 本文系OFweek根据授权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