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跨界布局光伏!又一上市公司收购案获批!

3月24日,海天股份(603759.SH)召开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并通过了一项重大资产重组议案。

公司拟通过新设全资子公司四川海天光伏材料有限公司,以现金支付方式收购德国贺利氏集团旗下光伏银浆事业部相关资产,交易基础价格为5.02亿元人民币(含债权)

此举标志着这家西南环保水务龙头正式跨界光伏产业,迈出向“新质生产力”转型的关键一步

具体来看,海天股份此次计划收购的标的资产包括贺利氏光伏(上海)有限公司100%股权及相关债权、贺利氏光伏科技(上海)有限公司100%股权,以及新加坡子公司Heraeus Photovoltaics Singapore Pte. Ltd.的100%股权。交易最终对价将根据协议约定的价格调整机制确定。

据了解,海天股份成立于2008年,以供水、污水处理及垃圾发电为核心业务,是西南地区环保水务领域的民营龙头企业。

2021年登陆沪市主板后,公司通过集约化运营和区域扩张,连续四年实现扣非净利润正增长,2024年营业收入达15.19亿元,同比增长18.95%;净利润3.05亿元,同比增幅达25.97%。

然而,随着市政项目增量放缓、专项债融资占比提升,传统重资产业务面临增长瓶颈。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净利润同比下滑16.89%,凸显转型紧迫性。

此次收购贺利氏光伏银浆事业部,正是海天股份响应国家双碳战略、布局新能源材料领域的重要举措。

贺利氏光伏银浆事业部是全球光伏银浆领域的技术先驱,其前五大客户涵盖隆基绿能、爱旭股份等光伏龙头企业,合作关系均超过5年。2024年,贺利氏光伏对隆基绿能关联方销售额占比达61%,产品技术市场认可度极高。此外,标的资产在TOPCon及BC电池用银浆领域具备显著技术先发优势,拥有完善的专利布局,覆盖原材料机理研究、产品配方开发及制备全流程。

尽管2023年以来受行业周期影响,贺利氏光伏银浆事业部陷入亏损(2023年亏损611万欧元,2024上半年亏损686万欧元),但其掌握的低温银浆、TOPCon专用浆料等核心技术,仍被视为光伏电池效率突破的关键。

海天股份认为,当前光伏行业处于“结构性低谷期”,资产估值处于低位,正是跨界布局的窗口期。通过收购成熟资产,公司可快速切入技术壁垒高、毛利率超20%的光伏银浆赛道,与现有环保业务形成“重资产+轻资产”的融资互补模式,同时响应国家“双碳”战略构建新能源业务版图。

海天股份完成收购后,将获取其经营团队、专利、技术、研发平台、客户资源和生产线等优质资产双方将在技术、客户、管理等方面实现深度协同:技术上,将组建“光伏材料联合实验室”,加速银浆产品升级,贺利氏已储备的8项前沿技术;客户方面,海天股份将利用自身环保水务领域的客户资源,为光伏银浆产品导入开辟渠道;管理上,实施数字化流程管理系统,提升研发效率,同时实施激励机制和优化成本管控,以增强团队活力和提升毛利率。

事实上,海天股份并非首个跨界光伏的水务企业——北控水务、首创环保等均已布局光伏电站运营。与此类“绿电+水务”模式不同,海天选择切入产业链上游材料环节,技术门槛更高但协同效应待验证。

总而言之,从污水处理到光伏银浆,海天股份的跨界折射出传统环保企业突围的集体焦虑与机遇。在“双碳”目标与国企竞争加剧的背景下,这场5亿元的“技术豪赌”能否激活“新质生产力”,不仅关乎企业命运,更将成为观察民企转型升级的典型样本。

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OFweek观点。刊用本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翻译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