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布局光伏!又一上市公司收购案获批!
3月24日,海天股份(603759.SH)召开2025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并通过了一项重大资产重组议案。
公司拟通过新设全资子公司四川海天光伏材料有限公司,以现金支付方式收购德国贺利氏集团旗下光伏银浆事业部相关资产,交易基础价格为5.02亿元人民币(含债权)。
此举标志着这家西南环保水务龙头正式跨界光伏产业,迈出向“新质生产力”转型的关键一步。
具体来看,海天股份此次计划收购的标的资产包括贺利氏光伏(上海)有限公司100%股权及相关债权、贺利氏光伏科技(上海)有限公司100%股权,以及新加坡子公司Heraeus Photovoltaics Singapore Pte. Ltd.的100%股权。交易最终对价将根据协议约定的价格调整机制确定。
据了解,海天股份成立于2008年,以供水、污水处理及垃圾发电为核心业务,是西南地区环保水务领域的民营龙头企业。
2021年登陆沪市主板后,公司通过集约化运营和区域扩张,连续四年实现扣非净利润正增长,2024年营业收入达15.19亿元,同比增长18.95%;净利润3.05亿元,同比增幅达25.97%。
然而,随着市政项目增量放缓、专项债融资占比提升,传统重资产业务面临增长瓶颈。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净利润同比下滑16.89%,凸显转型紧迫性。
此次收购贺利氏光伏银浆事业部,正是海天股份响应国家双碳战略、布局新能源材料领域的重要举措。
贺利氏光伏银浆事业部,是全球光伏银浆领域的技术先驱,其前五大客户涵盖隆基绿能、爱旭股份等光伏龙头企业,合作关系均超过5年。2024年,贺利氏光伏对隆基绿能关联方销售额占比达61%,产品技术市场认可度极高。此外,标的资产在TOPCon及BC电池用银浆领域具备显著技术先发优势,拥有完善的专利布局,覆盖原材料机理研究、产品配方开发及制备全流程。
尽管2023年以来受行业周期影响,贺利氏光伏银浆事业部陷入亏损(2023年亏损611万欧元,2024上半年亏损686万欧元),但其掌握的低温银浆、TOPCon专用浆料等核心技术,仍被视为光伏电池效率突破的关键。
海天股份认为,当前光伏行业处于“结构性低谷期”,资产估值处于低位,正是跨界布局的窗口期。通过收购成熟资产,公司可快速切入技术壁垒高、毛利率超20%的光伏银浆赛道,与现有环保业务形成“重资产+轻资产”的融资互补模式,同时响应国家“双碳”战略构建新能源业务版图。
海天股份完成收购后,将获取其经营团队、专利、技术、研发平台、客户资源和生产线等优质资产。双方将在技术、客户、管理等方面实现深度协同:技术上,将组建“光伏材料联合实验室”,加速银浆产品升级,贺利氏已储备的8项前沿技术;客户方面,海天股份将利用自身环保水务领域的客户资源,为光伏银浆产品导入开辟渠道;管理上,实施数字化流程管理系统,提升研发效率,同时实施激励机制和优化成本管控,以增强团队活力和提升毛利率。
事实上,海天股份并非首个跨界光伏的水务企业——北控水务、首创环保等均已布局光伏电站运营。与此类“绿电+水务”模式不同,海天选择切入产业链上游材料环节,技术门槛更高但协同效应待验证。
总而言之,从污水处理到光伏银浆,海天股份的跨界折射出传统环保企业突围的集体焦虑与机遇。在“双碳”目标与国企竞争加剧的背景下,这场5亿元的“技术豪赌”能否激活“新质生产力”,不仅关乎企业命运,更将成为观察民企转型升级的典型样本。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即日-3.31立即查看>> 蔡司工业质量解决方案集锦
-
4日10日立即报名>> OFweek 2025(第十四届)中国机器人产业大会
-
4月25日立即报名>> 【线下论坛】新唐科技2025新品发布会
-
免费下载立即下载>> 前沿洞察·2025中国新型储能应用蓝皮书
-
7.30-8.1预约参观>> 【展会&大会】2025全数会-光伏储能工业应用大会暨展览会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OFweek 2025新能源产业协同发展大会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