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能环宝分析:家电巨头跨界光伏赛道,中国企业的二次突围策略

2025-04-21 17:15
能环宝
关注

在碳中和的时代命题下,全球新能源产业正经历着深刻变革。中国家电行业作为典型的成熟市场,正以集团军式姿态跨界光伏产业,这场转型不仅折射出传统制造业的突围焦虑,更揭示了产业升级的深层逻辑。美的集团最新推出的光伏并网逆变器,恰似这场产业变革的缩影,映射着传统家电巨头在新能源赛道上的战略博弈。

产业寒冬下的转型必然性

根据中国家用电器协会《2023年家电行业运行分析》,国内空调、冰箱等大家电市场保有量突破9亿台,户均家电数量达6.8件,行业整体营收增速自2020年起连续四年维持在3%-5%区间。与此同时,华为全屋智能解决方案已覆盖全国超1000家体验店,小米生态链智能设备激活量突破8亿台,传统家电企业的市场空间遭遇双重挤压。

 

 

 

在”双碳”目标驱动下,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我国分布式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已达到3.7亿千瓦‌,占全国光伏总装机的42%,其中户用光伏占比超过16%。这种结构性变化为家电企业提供了天然的转型接口——其遍布城乡的经销网络(超20万个终端网点)、成熟的安装服务体系(家电行业年安装服务超4亿次)与光伏市场的下沉需求高度契合。

跨界光伏的差异化路径

‌1. 渠道重构:创维的"能源服务商"转型‌

创维集团通过"零元建站送家电"模式,将家电渠道商转型为分布式光伏服务商。这种"农村包围城市"的打法,使其户用光伏装机量在2023年突破20万套,渠道复用率高达65%。其奥秘在于将家电安装服务网络升级为能源服务网络,实现从产品经销到能源服务的价值跃迁。

‌2. 技术升维:格力的"能源路由器"战略‌

格力电器自主研发的光储直柔空调系统,本质上是将空调从耗能设备转变为微型能源枢纽。其第三代产品集成碳化硅功率器件,系统效率提升至98.2%,这种"家电即电站"的技术路线,成功打开了欧洲高端市场,2023年海外销售营收为249.04亿元,同比增长7.02%。

‌3. 产业链垂直整合:TCL的"技术降本"范式‌

TCL中环通过控股硅片企业实现纵向整合,其N型硅片生产成本普遍低于行业平均值。这种从半导体材料到光伏组件的全链条布局,使其在2023年价格战中保持21.79%的毛利率,验证了"技术降本+规模效应"的双轮驱动模式。

美的二次突围的战略困局

美的集团近五年在机器人、楼宇科技等领域的累计投入超300亿元,但新业务营收贡献率仍不足15%。这种多元化布局的"资源虹吸效应",导致其光伏业务缺乏持续投入,显著低于同业。

但美的通过两次关键并购形成的技术储备不容小觑。通过收购合康新能、科陆电子构建的"分布式光伏+储能"版图,美的在工商业储能领域已形成解决方案能力。其全新推出的光伏并网逆变器可适用于多个场景,大到分布式电站,小到家庭环境。但面临华为、阳光电源等专业厂商的生态壁垒。能否将家电IoT平台与能源管理系统深度融合,或将成为破局关键。

这场跨界竞赛的本质,是制造业从终端产品竞争向能源服务生态的升维之战。当光伏产业进入"每瓦利润以分计算"的微利时代,企业的竞争力已演变为:技术迭代速度×生态构建能力×场景渗透深度。美的的逆变器突围或许只是序章,真正决定胜负的,是谁能率先实现从硬件制造商到能源运营商的基因蜕变。

特别声明:

以上内容来源公众号【能环宝资讯】,所发内容均为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摘编。图源网络,侵删。

       原文标题 : 能环宝分析:家电巨头跨界光伏赛道,中国企业的二次突围策略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