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亏扩大!又一光伏企业上演“跨界生死局”
4月3日,棒杰股份(002634.SZ)发布《2024年度业绩预告修正公告》,将此前预计的年度净亏损3亿元至4.5亿元大幅修正为5亿元至7.5亿元,同比扩大465%-747%,亏损幅度扩大近一倍。
棒杰股份业绩亏损扩大的主因包括:
一是因光伏行业复苏不及预期,叠加扬州棒杰停产,公司资产减值超出预期;
二是子公司逾期借款推高财务成本,削弱融资能力,影响整体经营;
三是因苏州环秀湖逐光企业要求回购,公司需计提金融负债,进一步压低净利润。
跨界转型 激进投资超百亿
公开资料显示,棒杰股份成立于1993年,总部位于浙江义乌,早期以无缝服装设计、研发与生产为主业,客户覆盖国内外多个品牌。
2022年,公司宣布跨界转型光伏行业,形成“无缝服装+光伏”双主业结构。截至2023年,其无缝服装业务收入占比67.9%,光伏业务占比30.06%。
尽管无缝服装业务保持稳定增长,2023年已实现营收5.18亿元,但光伏板块的激进扩张却成为公司业绩的“双刃剑”。
在2022年至2023年,棒杰股份先后在江苏扬州、浙江江山等地投资超百亿元,规划建设年产26GW光伏电池片、16GW硅片切片及10GW组件项目。然而,上述项目进展缓慢,部分建设进度不足2%,且未能实现盈利。
尽管公司曾宣称要跻身光伏电池第一梯队,但现实却充满骨感,其与通威、隆基等龙头差距悬殊。更严峻的是,公司主打的高效PERC电池正面临TOPCon、HJT等新技术路线的降维打击。
光伏子公司业绩持续亏损
扬州棒杰作为棒杰股份光伏业务的核心载体,自2022年成立以来持续亏损。2023年其净利润为-1.6亿元,2024年前三季度亏损进一步扩大至-2.75亿元。由于光伏行业供需失衡、产品价格暴跌,其中硅料价格已从早前300元/公斤骤降至50元/公斤,叠加金融机构信贷收紧,扬州棒杰自2025年3月起临时停产,并陷入债务逾期危机。截至2025年4月,其逾期借款累计达2.69亿元,占公司净资产的24.56%。
此外,扬州棒杰因未能清偿债务,已被债权人申请破产重整,且母公司为其提供超10亿元的金融担保,进一步加剧财务风险。
面对光伏业务困局,棒杰股份表示,公司将“优化资源配置、实施降本增效”,并与债权人协商债务展期或借新还旧。无缝服装业务则被寄予厚望,2024年该板块营收同比增长,公司计划通过智能化改造和海外市场拓展巩固优势。
结语
不得不说,目前光伏行业已进入产能出清阶段,部分跨界企业正通过出售资产“止损”。棒杰股份若无法扭转光伏板块颓势,或需重新评估其战略布局的可持续性。
棒杰股份的跨界转型案例,折射出光伏行业高景气预期与残酷现实的巨大落差。如何在双主业中平衡风险与收益,将成为其未来发展的关键命题。(光能量)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4日10日立即报名>> OFweek 2025(第十四届)中国机器人产业大会
-
4月25日立即报名>> 【线下论坛】新唐科技2025新品发布会
-
限时免费试用立即申请>> 东集技术AI工业扫描枪&A10DPM工业数据采集终端
-
免费下载立即下载>> 前沿洞察·2025中国新型储能应用蓝皮书
-
7.30-8.1预约参观>> 2025WAIE-光伏储能应用大会暨展览会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蔡司工业质量解决方案集锦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