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产线停产!年报巨亏!某光伏企业濒临退市

4月23日,ST聆达发布2024年度报告。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6115万元,同比下降92.71%;归母净利润亏损9.50亿元,同比下降262.42%;扣非净利润亏损8.56亿元,同比下降210.06%。

可以看出,ST聆达发布的年报数据显示,其财务状况与先前预告的亏损范围保持一致。然而,公司目前面临资不抵债、退市风险加剧的困境恐难逆转。

跨界转型光伏 业务停产深陷泥潭

公开资料显示,聆达股份(ST聆达)创立于2005年,前身为大连易世达,原主营水泥行业余热发电工程服务,于2010年登陆深交所创业板上市。

2022年公司通过收购金寨嘉悦新能源切入光伏领域,专注于光伏太阳能电池片制造及光伏电站运营等。公司核心资产为金寨嘉悦的3.5GW PERC电池产线及规划中的5GW TOPCon项目,太阳能电池业务收入占比超95%。

然而,这一转型未能带来预期收益,反而因技术迭代加速陷入困境。

2024年3月,金寨嘉悦的PERC电池片产线因行业技术升级(N型TOPCon替代P型PERC)及市场订单骤减被迫临时停产,至今未能复产。这一停产直接导致公司全年营收断崖式下滑,且因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存货跌价及违约损失等,资产减值损失高达22.78亿元,成为业界亏损的主因。

此外,原计划建设的二期5GW TOPCon项目因资金链断裂,未支付设备尾款而违约,1.01亿元定金被没收,项目被迫暂停。

资不抵债 退市风险高悬

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ST聆达货币资金仅剩2017.59万元,而短期负债达8568.90万元,净资产为-1.58亿元,已出现资不抵债。

根据深交所规则,ST聆达因2024年营收低于1亿元且净资产为负,年报披露后将被实施“*ST”退市风险警示。

自2024年7月启动预重整以来,公司虽引入浙江众凌与合肥威迪联合体作为意向投资人,但截至2025年1月仍未签署正式协议,重整进程充满不确定性。若重整失败,公司将面临破产清算及退市的风险。

4月23日,ST聆达还发布了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公司营收降至286万元,同比跌幅达89.94%;归母净利润为亏损2692万元,但亏损幅度较去年收窄37.19%;归母扣非净利润亏损2342万元,同比收窄46.32%。

值得关注的是,致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对ST聆达2024年度的财务报告出具了包含持续经营重大不确定性说明的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并对其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给出了否定意见。

行业大洗牌 重整成败生死

当前,光伏行业已进入“技术为王”阶段,缺乏研发投入及产能升级能力的企业将难逃淘汰命运。2024年N型电池市占率突破60%,PERC产能加速出清,多家企业因未能及时转型陷入停产危机。

尽管ST聆达短期内扭亏无望,但若重整成功,或可通过债务重组、资产剥离及引入新技术路线重获生机。然而,当前光伏行业竞争白热化,即便完成重整,其原有PERC产能的残余价值已大幅缩水,能否抓住N型技术窗口期仍是未知数。

对于投资者而言,ST聆达的高风险属性已不言而喻,市场对其持续经营能力已投下“不信任票”。在行业大洗牌的浪潮下,ST聆达的命运或成为光伏赛道优胜劣汰的又一例证。(光能量)

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OFweek观点。刊用本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翻译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