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加征3500%!美国高额关税下的光伏危局

美国再度加码对我国光伏产业的围剿。2025年4月21日,美国商务部宣布了对柬埔寨、马来西亚、泰国和越南的晶体光伏电池(无论是否组装成组件)的反倾销(AD)和反补贴(CVD)调查的最终裁决结果。

此次调查由美国太阳能制造贸易联盟推动,First Solar、韩华Qcells等在美国本土投资建设产能的企业指控东南亚四国通过政府补贴和低价倾销挤压美国市场。

此次裁决结果提出对东南亚四国光伏产品普增税率:对泰国、越南拟加征接近400%关税,对柬埔寨拟加征651.85%,对马来西亚则拟加征34.41%。

此外,对部分“不配合调查”的企业惩罚性加征高额关税:对在柬埔寨的昊能光电等部分企业最高合计税率超3500%。而韩华(Hanwha Qcells)等部分企业因配合调查获得较低税率或豁免。

值得一提的是,裁决结果的生效与否,将由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6月投票决定。

中美关税战陷入白热化

宏观环境看,中美关税战已陷入白热化。

当地时间4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签署“对等关税”行政令,宣布美国对贸易伙伴加征10%的“最低基准关税”,对部分国家与地区征收的更高的“对等关税”。美国政府此轮“对等关税”的力度、覆盖面、实施时间均大超预期,颇有“一己之力对抗全球”的态势。

资料来源:美国白宫公告,维科网产业研究中心

作为全球第一大出口国,我国选择正面对抗,对美产品征收34%对等关税。

面对中国的强硬态度,美国政府持续加码,极限施压的态势有增无减。“你方唱罢我登场”,中美关税一轮轮加码中,双边关税已来到125%。现有关税的幅度、范围已远超理性范畴,中美贸易已事实脱钩,关税战进入白热化阶段。

特朗普始终自信自己能够等到来自中国的那一通电话,但我国不妥协的态度是一贯的。美国发动关税战以来,我国商务部长王文涛与欧盟、东盟、沙特、南非等多个国家相关官员都通了电话,唯独没有与美国进行通话。

对美强硬并不意味着不用付出代价,中美关税战的激化将无可避免地对我国光伏等出口行业造成短期冲击。

量大价优的美国光伏市场

美国是目前全球范围内稀有的光伏产品高价市场。在光伏价格持续走低的2024年,欧洲市场的光伏组件价格已跌至0.09美元/W,美国市场仍然能够保持0.29美元/W的高价。

资料来源:同花顺金融,维科网产业研究中心

IRA法案刺激下,美国光伏市场需求增长明显。2022年8月,《削减通胀法案》(IRA法案)由拜登正式签署,旨在通过3690亿美元的补贴提高美国本土清洁技术的制造能力。IRA法案有效降低美国光伏项目的初始投资成本和运营成本,刺激了美国本土光伏装机需求。

2022-2024年,美国光伏年新增装机容量从21GW增长到接近50GW。单一国家看,美国光伏市场需求仅次于我国和印度。

资料来源:SEIA,维科网产业研究中心

旺盛的市场需求和丰厚的利润空间,让美国成为全球光伏制造商都不愿放弃的高利润市场。

我国光伏产业受美国打压已成常态

美国贸易壁垒对于中国光伏厂商来说并不是新鲜事儿。

新能源浪潮之下,美国对我国光伏产业的关税打击层出不穷。自2012年开始,美国便对中国光伏产品实施了多轮“双反(反倾销、反补贴)”调查,并多次通过201条款、301条款提高关税税率。

2024年12月11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再度依据301条款,对从中国进口的太阳能硅片多晶硅等产品的关税提高至50%,于2025年1月1日生效。至此,我国出口实际综合税率已超过100%。

高额关税下,我国直接出口美国的光伏产品微乎其微,2024年仅为1.5GW。

资料来源:海关总署,维科网产业研究中心测算

面对美国的打压,我国光伏厂商采取转口贸易、海外产能构建等方式规避美国贸易壁垒。

东南亚是我国转口贸易和布局海外产能的重点区域。面对美国的关税封锁,我国光伏产业选择东南亚作为产品转口和产能构建的新基地。截至2024年第一季度,中国光伏企业在东南亚的组件产能达到50GW、电池片产能约45GW、硅片产能约27GW,占当地总产能的半壁江山。

除了在东南亚布局产能外,为获得IRA法案中对于美国本土产能的补贴,隆基、晶科、晶澳、阿特斯等光伏企业积极在美国建设组件产能,目前大多已成功投产。

新一轮关税大棒直指转口贸易

2018年以来的贸易战让美国明白,单纯对中国实施关税无法限制中国的发展,转口贸易的存在让美国关税壁垒形同虚设。

此次特朗普“对等关税”直指所有贸易伙伴,意图封杀我国转口贸易的通道。然而此举也意味着美国与全球的贸易冲突加剧,强烈反噬预期下,特朗普不得不宣布90天的暂缓期。

暂缓期并不意味着美国对我国贸易限制的解除。此轮对东南亚四国的“双反”裁决结果更是揭露美国限制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的野心。短期看,我国在东南亚四国转口贸易及光伏产能构建面临直接风险与冲击。

现阶段正值我国光伏产业产能出清周期,供需失衡背景下,多数国内光伏企业业绩承压,行业洗牌已无法避免。美国此轮关税冲击无疑将进一步影响我国光伏企业的生存现状,行业洗牌将加速进行。

风物长宜放眼量,美国市场之外,新兴市场光伏需求正加速释放。

中东、印度、东南亚等地区光伏需求旺盛。近年来,印度、巴基斯坦、沙特等国家能源转型意愿强烈,亚洲光伏市场正逐步崛起,失去美国市场所带来的冲击并非完全不可接受。

资料来源:海关总署,维科网产业研究中心测算

结语

总结而言,美国此次关税战会对我国光伏产业短期内形成一定冲击,但中长期看影响有限。我国光伏企业仍能以构建美国本土产能、寻找新转口地等方式规避美国关税壁垒,美国对中国的全面围堵是否成功犹未可知。

从历史表现看,特朗普领导的美国政府具备高度的政策不确定性和反复性,现有局面大概率不是终局。特朗普关税大棒的核心在于逼迫他国让渡利益,现有的中美贸易硬脱钩并不是特朗普预期的结局。

当地时间4月17日,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对中美达成协议有信心,认为大概在接下来的三到四周内事情应该能全部搞定。

我国光伏产业链的成本优势冠绝全球,完备的产业链、优质的工程人才、完善的基础设施是我国敢于直面美国霸权主义的底气,美国的极限施压并不会让我国低头,美国高关税所带来的短期冲击也并不会阻碍我国光伏产业长期发展。

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OFweek观点。刊用本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翻译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