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太阳能技术革命再掀整并潮 谁将是下一个破产者?【独家】

  4、N+NP太阳电池

  2006年,J.Schmidt、A.G.Aberle等人利用几乎和现代工业化生产P型硅太阳电池完全相同的方法制备出N NP太阳电池ll ,实验室效率为19%(4cm前电极为蒸铝电极),产业化效率为17%(100cm2前电极为丝网印刷银电极),在N型基片上正面扩散磷形成N+层,背面发射结由丝网印刷铝浆烧结而成。值得指出的是这种结构的电池发射结在背面,少数载流子的扩散长度至少要大于基片厚度,因此对少子寿命要求很高。

  5、背接触背结(BC-BJ)太阳电池

  2008年德国Fraunhofer实验室的F.Granek,M.Hermle等人提出背接触背结太阳电池结构,在lΩ·cm N型FZ硅片上得到了21.3% 效率”。该电池结构采用160gmN型硅片,首先正面制备金字塔结构,然后扩散磷形成N+前表面场(FSF),最后用SiO2钝化表面再镀SiNx减射膜,背面通过扩散阻挡层实现硼和磷的扩散,形成P 发射结和N+背表面场。电极都在背面,采用丝网印刷然后电镀的工艺完成。

  6、PERL太阳电池

  J.Benick、B.Hoex等人采用PERL结构,基片采用1Ω·cmN型FZ硅片,表面制备倒金字塔陷光结构,正面扩散硼形成P发射结,然后在其上用Al3O3作为钝化层,上面沉积SiNx减反射膜。背面采用SiO2钝化层,再在背电极下面重扩散磷形成N+背表面场,取得了23.4%的N型硅最高转换效率。

  7、双面N型硅太阳电池

  双面N型硅太阳电池是Gamma Solar公司研发的一种新型结构。在N型CZ单晶硅基底上,正面扩散硼形成P+发射结,背面扩散磷形成N+背表面场。详细的工艺目前还无法知晓。该公司称在180μm厚、156mm X 156mm的N型硅片上两面效率均达到了17%,并计划在2009年9月正式投产。

  事实上,在经过数年的技术积累与沉淀之后,上述技术有数种经过验证后已经被淘汰。而真正有用的技术则在进一步研究之后获得认可。N型太阳能电池技术现在已经有陆续的量产产品推出,一下下地重击着相关企业的心脏。如果说,在早几年前N型太阳能电池还只是国外某些企业的高科技“玩具”的话,一旦国内光伏企业也开始真正实现量产,“白菜价”的国产N型硅太阳能电池对于市场的冲击远不是验证性产品的新鲜感可以比拟。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余下全文
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OFweek观点。刊用本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翻译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太阳能光伏 猎头职位 更多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