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盘点提高光伏发电系统转换效率的若干方法

  最大功率点跟踪技术

  最大功率点追踪(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 MPPT)系统是一种通过调节电气模块的工作状态,使光伏组件能够输出更多电能的电气系统,能够将太阳能电池组件发出的直流电有效地储存在蓄电池中。可有效地解决常规电网不能覆盖的偏远地区及旅游地区的生活和工业用电,不产生环境污染。从电子系统方面考虑,对光伏组件进行最大功率点跟踪是降低光伏发电系统发电成本、提高发电效率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因此,光伏组件的最大功率点追踪算法研究一直是光伏发电系统的重要难题和关键技术之一。或许很多人不能理解这话的含义。

 

  部分遮挡环境下的光伏阵列组件输出功率曲线

  首先,我们要知道,光伏阵列组件的输出功率曲线在理想光照环境下是一个单峰曲线,而在部分遮挡环境下则会出现多峰现象。光伏电池的输出功率与MPPT控制器的工作电压有关,只有工作在最合适的电压下,它的输出功率才会有个唯一的最大值。以一个最大输出电压为10.8V的光伏阵列组件为例,如果采用额定电压为12V的蓄电池,则光伏发电系统采用采用升压式DC-DC转换器(BOOST),它的转换公式为Vin=(1-D)Vout,其中,Vin是BOOST电路的输入电压,即光伏阵列组件的输出电压,Vout是BOOST电路的输出电压,即蓄电池的输入电压,前面提过蓄电池的额定电压为12V,所以上式可以简化为Vin=12*(1-D),改变占空比D,即改变了光伏阵列组件的输出电压Vin即控制电压。下表给出了在Proteus实验平台中,不同占空比下,光伏阵列组件的输出功率统计。从表中可以看出,随着占空比D的增大,光伏阵列组件的输出功率先是增大,后减小,并且变化显著,因此从个表中我们可以看到光伏发电系统最大功率点跟踪的重要性。

 

  人们在光伏阵列组件部分遮挡环境下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策略方面提出了很多算法,主要归纳为两个方面来介绍。

  第一种是基于传统跟踪控制方法,主要有扰动观察法(Perturbation and Observation, P&O)、恒定电压控制法(CVT)、增量电导法(Incremental Conductance Method, IncCond法)等。这些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商业光伏发电。

  20世纪80年代,日本学者提出了恒压法,它是众多MPPT方法中最简单的一种。这种控制方法将光伏阵列组件的输出电压保持在一个恒定的电压值,其特点是控制简单,稳定性强,硬件易于实现。外太空中日照强度及温度变化比较缓慢,因此很多人造卫星中都使用恒压法。

  扰动观察法也成为爬山法(P&O),扰动的参考变量可以是电压,电流或占空比。其工作原理是给一个扰动输出电压信号(U+?U),再测量并计算其功率P2的变化,并与扰动之前的功率值P1相比,根据比较结果调整扰动方向。这种方法的特点是算法简单,实现容易,没有涉及复杂的计算。然而,它无法稳定在最大功率点,会随着参数的改变在稳定功率附近摆动。扰动观察法是使用较广泛的一种MPPT方法。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余下全文
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OFweek观点。刊用本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翻译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太阳能光伏 猎头职位 更多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