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无锡尚德施正荣:少数派(图)

  从科学家到企业家

  施正荣不认为自己是“一夜暴富”,他把今天的成功归功于过去十多年的努力。

  1988 年,施正荣以公派留学生身份赴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物理系留学。有一天,新南威尔士大学的一名教授和他聊天,说有一个马丁格林教授可能需要像施正荣这样的人才,并告诉他马丁格林是新南威尔士大学的著名教授,世界太阳能电池权威专家,太阳能光伏技术领域最初的研究者和发明者。施正荣一听眼睛一亮,当一听说马丁格林教授就在楼下一楼127房间,他马上就下去敲门,并在门口和马丁格林教授直言,希望在这里寻找一份兼职工作,只要给基本生活费就行。往往一个人以真性情示人、以真性情做事,就不会错太多。或许施正荣的诚意和执着这一点打动了教授,第二天就收到了教授的回信。

  马丁格林当时在研究一个全新的课题——薄膜太阳能电池,也就是把薄膜硅长在玻璃上,如果这个项目成功,可以让太阳能电池的成本下降,并能大规模应用。施正荣对这个项目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自此投身这个项目,最终成为世界上攻克“如何将硅薄膜生长在玻璃上”难题的第一人,掌握了国际前沿的太阳能电池技术,形成了10多项发明专利。

  2000年,看准国内新能源市场刚刚兴起,技术有待开发的潜力,施正荣踏上了归国创业之路。在一次演讲中,施正荣所演讲的太阳能技术被无锡市风险投资公司投资部经理张维国看中了,最终在张的支持下,无锡八家国企融资进入,于2001年9月成立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开始艰难创业。

  虽然一开始有来自政府的支持,但是从科学家到企业家,施正荣还是遭遇不少挫折。人心动荡、人员流失、连清洁公司都威胁他要搬走设备抵债。他一度陷入压力之中,最后直到第一台设备顺利生产,局面才稍稍稳定下来。

  此后,他开始奔走国外,寻找海外订单。2002年3月到2004年底,他只拿1/4工资。换来的是2003年企业扩产。2004年继续扩产,没钱买设备,对对手密切关注的施正荣找到了一家纳斯达克退市企业,以半价买下他们的设备,省了1000多万元。

  随后,企业的发展逐渐向好,2005年,尚德在纽交所上市。按照当天收盘价计算,施正荣身价跃升至14.416亿美元,一举超过陈天桥,顷刻间成为华尔街处处追捧的“富人”。“那不过是一场数字游戏,没有意义”。提及此事,施正荣一脸淡然,在经过了前面的波折后,他逐渐变得淡定。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OFweek观点。刊用本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翻译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太阳能光伏 猎头职位 更多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