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晶硅:太阳能光伏产业的核心
光伏产业链
光伏产业链包括硅料、硅片、电池片、电池组件、应用系统5个环节。上游为硅料、硅片环节;中游为电池片、电池组件环节;下游为应用系统环节。晶硅光伏发电按产业链顺序可分为多晶硅制造、硅片制造、电池片和组件制造、电站集成四大部分,我国晶硅产业呈现出重中游制造、上游多晶硅快速扩张、下游发电市场有待启动的特点。而光伏发电产业的核心是多晶硅制造,只有获得多晶硅领域的竞争优势,才能在全产业链中获取比较优势。
多晶硅产能
中游的硅片制造和电池片/组件制造往往由一体化公司完成,由于地方政府支持和进入壁垒相对较低,我国硅片制造和组件制造发展最为成熟,2010年国内硅片、电池片、组件产量的全球占比均在50%-60%之间;下游电站集成的市场主要集中在欧洲,且运营主体多为本地企业,国内企业难以进入;上游多晶硅尽管近几年投资很大,但受制于技术和成本等因素,国内需求仍要依赖进口,2011年前9月我国累计进口4.85万吨(含硅量不少于99.99%的多晶硅),同比增长53.9%。
2008年以前,多晶硅价格处于高位,高盈利令国内大量资本进入多晶硅行业,产能得以快速扩张。相关统计显示,国内多晶硅产能从2008年的不足0.6万吨/年扩张到2010年的4.7万吨/年;而规划的产能更是达到16万吨/年,远大于全球市场的需求。
虽然当前国内多晶硅产能大,但相较于国内的硅片和组件产能而言仍有缺口,再加上成本和技术的原因,国内多晶硅仍需要大量进口来弥补。此外,虽然大量新进入者投资多晶硅行业,但真正形成有效产能的仍是行业龙头企业。根据2010年国内产量统计,前4大厂商(保利协鑫、江西赛维、洛阳中硅、重庆大全)多晶硅产量占比达到73.9%,前10大厂商产量占比接近九成。
多晶硅生产成本差异极大,行业龙头保利协鑫的多晶硅单位成本能够达到20美元/千克,而其他多晶硅厂商的单位成本高达40-50美元/千克,与目前的市场价格相差无几。分析人士称,只有降低多晶硅成本,才能使得光伏发电在与其他能源发电的比较中具有竞争优势,是行业长期发展的保障。
多晶硅的成本主要包括电力、折旧、原材料和人工。如果剔除电价补贴,按照0.6元/千瓦时、100千瓦时/千克的电耗计算,国内多晶硅的电力成本将达到25%-30%。目前国内大部分企业的单位电耗在105千瓦时/千克左右,而多晶硅行业准入条件要求达到80千瓦时/千克,国际领先企业能够达到50千瓦时/千克以下。未来通过降低电耗来降低成本的空间最大,而降低电耗主要依赖于生产工艺的改进,国内技术领先的企业中,除了新光硅业采取热氢化技术外,大多已经采取或计划采取冷氢化技术来降低能耗。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1月9日立即预约>>> 【直播】ADI电能计量方案:新一代直流表、EV充电器和S级电能表
-
即日-1.25立即下载>> PV Inverter太阳能逆变器主要部件应用指南
-
即日-1.31立即参与>>> 【限时免费下载】村田白皮书
-
限时免费点击下载>> 2024储能产业抢占制高点发展蓝皮书
-
2025年3月立即报名>>> 【线下会议】OFweek 2025 工商业储能大会
-
2025年3月立即报名>>> 【线下会议】OFweek 2025(第五届)储能技术与应用高峰论坛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