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中国光伏产业忍无可忍 对欧盟多晶硅“亮剑”

  2008年,中国自欧盟进口的多晶硅为3932吨,至2011年已增长了3.7倍。2011年,中国总计进口多晶硅6.46万吨,同比增长36%;其中自欧盟进口14643吨,平均价格60美元/千克,总价值超过55亿元人民币。

  2012年中国海关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自欧盟进口的多晶硅9286吨,同比增加30.8%;平均价格为27.53美元/千克,同比则下降了47.46%。而从前三季度来看,进口多晶硅更猛增到64496万吨,同比增长35%,已经超过了去年全年的进口量;累积平均进口价格26.44美元/千克,同比下跌61%。

  其中,仅德国前三季度出口至中国的多晶硅总量就达16046.795吨,超过去年欧盟全年对华出口总量,且出口数量逐月增长,9月份更创造了历史新高,达3992吨,环比增幅超过155%,呈现加速流入中国的态势;从价格上来看,9月份德国出口的价格为26.8美元/千克,相对年初35.5美元/千克的价格已降低22.3%。

  大全新能源从业人士更一针见血地指出,欧洲很多公司多晶硅的生产成本价为20-25美元/公斤,在中国却以17美元/公斤的价格出售,显然是严重的倾销行为。至于为什么这些欧企能够赔本赚吆喝,国内某新能源产业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唐大中指出,海外企业虽然从事多晶硅生产,但大多还有其他产业,可以用其他业务部门的利润来补足他们多晶硅方面的亏损;但中国企业不同,大多是“单打一”只做多晶硅和硅片光伏产品,风险抗御和亏损承受能力自然不可相提并论。

  国内某多晶硅企业高管更表示,“不仅仅是低价倾销,一些欧洲企业在过去10年中获得多项政府补贴和政策性贷款,使得其在面对中国多晶硅企业时拥有成本方面的竞争力,这也是我们提起反补贴诉讼的缘由”。以德国光伏企业瓦克(Wacker)为例,其在过去10年中,获得超过4亿欧元的政府补贴,并在2002年、2008年和2009年从欧洲银行获得了3笔政策性贷款,贷款本金总额为8.5亿欧元。

  今年以来,欧盟国家的光伏下游企业基本停产,其原料100%对外输出,加上德国瓦克的新生产线在2011年底前投产,今年欧盟多晶硅总产量会超过2万吨。过剩的产量让中国市场来消化,就成为这些企业对华倾销的原动力。

  随着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国内市场对多晶硅的需求量也在不断攀升,2008年表观消费量为16544吨,至2011年已达到146131吨,四年内增幅高达783%。但实际情况是,国内电池组件企业目前用料量不超过1万吨/月,此次提出申诉的4家企业就完全可以供应。

  中国多晶硅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秘书长鲁瑾日前也明确表示,目前江苏中能硅业、赛维LDK、大全新能源等国内龙头企业的技术水准已达到或领先国际先进水准,并解决了副产品污染环境的问题,“中国多晶硅产业当前的困境主要是由海外多晶硅的不公平贸易造成的”。

  欧美多晶硅对华倾销冲击仍不容小觑

  来自OFweek行业研究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在A股上市的7家多晶硅企业中已有3家停产。而就全国来看,受国外多晶硅倾销冲击,加之市场行情平淡,中国43家多晶硅企业仅7-8家勉强开工生产,其他超过80%的企业均已关闭生产线,技术团队和工人大量流失。另一方面,滞销导致库存增加,资金周转困难,更引发银行信贷收紧、对新项目不贷款,甚至是对停产企业收紧贷款。全行业已面临严重生存危机,“遭遇十年所未有之困境”。

  今年初,作为申请人的上述4家多晶硅企业尚可维持开工。而到第二季度,其中的洛阳中硅高科技和赛维LDK已接近完全停产状态。此外,投资超过10亿元人民币的一家浙江多晶硅企业已经进入破产清算程序,中国多晶硅企业可谓哀鸿遍野,惨不忍睹。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余下全文
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OFweek观点。刊用本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翻译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太阳能光伏 猎头职位 更多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