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的疯狂:海润光伏是下一个赛维?
在各路企业呼号政府“出手救市”时,或许存在着另一事实:光伏业需要新陈代谢,企业不必一一相救。
新陈代谢依赖于产业运行的制度和政策环境。如果对经济规律和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还有尊重,现在就到了总结和思考的时候了。
光伏行业只是一个缩影,其他行业亦然,如果出自短期利益来干扰微观经济运行,只会使得长期经济运行成本居高不下。
这关乎的其实还是一个老话题: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到底边界应该在何处。
光伏行业里,政府现在的出手相救和当年的冒进扶持,其实出自同一个逻辑:做大GDP、拯救GDP。这些地方政府不可谓不辛苦,也不可谓不努力,然而我们却悲哀地看到,政府的努力最后并未培育出一个健康的产业。
新兴产业需要政府扶持,这是大家都承认的。但政府的扶持,其目标应指向于培育出一个健康的产业,在草创阶段起到补充市场力量不足的作用,然后就应逐步退出。反观几年来政府对光伏行业的扶持,在泡沫前指向资源廉价注入、在泡沫后指向财政资金维系过剩产能的生存,恰恰在培育健康产业这一核心问题上跑偏了。
几年来光伏行业的实践证明,产业的生长还是靠那些最基本也是最实在的东西:技术、经营思想和市场需求。
同样,不仅是光伏一个行业,在许多其他行业也一样,拼命压低成本,制造出让全世界消化不良的产能,最后再耗用财政和公共资源,去维持这种产能的生存。早有论者指出,各地一窝蜂、画地为牢的结果是产能越减越多,比如我国的电解铝在增加,粗钢产能在增加,多晶硅也在增加……中国传统工业体系占全球过高的比重背后,正是这个模式在作为推手:压低所有的要素成本注入企业,形成巨大产能和GDP,这在经济体扩张的年代看似可行,一旦有效需求下滑,光伏行业的悲剧就会重演。
眼下光伏行业棋至中盘,既要“瞻前”,还得“顾后”。展望未来几年,最重要的或许就是政府无序输血政策的清理、退出,还给产业一个健康的新陈代谢环境,让优胜劣汰的经济规律发挥作用。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4日10日立即报名>> OFweek 2025(第十四届)中国机器人产业大会
-
4月25日立即报名>> 【线下论坛】新唐科技2025新品发布会
-
限时免费试用立即申请>> 东集技术AI工业扫描枪&A10DPM工业数据采集终端
-
免费下载立即下载>> 前沿洞察·2025中国新型储能应用蓝皮书
-
7.30-8.1预约参观>> 2025WAIE-光伏储能应用大会暨展览会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蔡司工业质量解决方案集锦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