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独家】光伏“绝代双骄”之李河君郑建明

  如此看来,郑建明仿似一个“创业者”,而李河君却似一个“官二代”。

  说他“绑架政府”,换句话说,他“借力使力”这招用得真是极好。

  “薄膜光伏

  相比郑建明的半路出家,李河君可谓是一条道走到黑。

  1991年,李河君从自己的一位大学老师那里借了5万块钱开始下海创业,从铁路运输、开矿、炒地产,到卖玩具、卖矿泉水,无所不做。到1994年底,他积累了七八千万元的资本。在一位读金融的高中同学的建议下,李河君决定收购水电站作为资产注入上市公司。他收购的第一个水电站就在他的家乡河源-东江上一个初始装机量1500千瓦的小水电站,花费1000多万元,从此进入能源行业。李河君自己说从1994年开始,就只专注做一件事-清洁能源。

  押宝薄膜的人很少,李河君则一开始就瞄准了薄膜。非晶薄膜电池技术由于发电效率低于晶体硅电池而失去了优势,便先后收购了德国Solibro、美国Miasloe等企业,加强汉能在CIGS薄膜电池业务上的优势。

  汉能从传统的水电业务扩大到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新能源产业,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薄膜太阳能公司之一。利用非晶锗硅、非晶硅微硅和铜铟镓硒(CIGS)等生产技术,汉能的批量生产模块效率达到15.5%,实验室效率也高达18.7%。

  在李河君看来,“薄膜化和柔性化是光伏产业的未来和总趋势”,更放言3GW仅仅是开始,他的目标是到2020年将光伏薄膜做到10GW产能。

  豪言壮语很励志!只不过,“除了广东河源和四川双流,汉能大多数基地都处于停产状态”,这种状态下,能不能收敛一点低调一点呢?

  话说回来,“专注”是很可怕的事情。产业摊子铺得大不一定就比专注做一件事有优势。何况如今的薄膜光伏确实一改以往的冷淡,开始抬头了,汉能的明天还是值得期待一下。霸气侧漏的李河君,更是不能小瞧了他。

  郑建明与李河君,风口浪尖的大人物,光伏行业的弄潮儿,你更看好谁?

<上一页  1  2  3  4  5  
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OFweek观点。刊用本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翻译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太阳能光伏 猎头职位 更多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