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电池助力嫦娥登月(图)
北京时间2日凌晨2点17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将中国探月工程二期的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成功送入太空。嫦娥三号承担着中国首次月球软着陆和月面巡视勘察重任,是中国发射的第一个地外软着陆探测器和巡视器,也是美国阿波罗计划结束后全球重返月球的第一个软着陆探测器。目前,全球只有美国、前苏联成功实施过13次无人月球表面软着陆。
随着凌晨02:19嫦娥三号探测器太阳能帆板成功展开,业内关注人士,对于探测器太阳能电池帆板的关注,也逐渐汇焦。
嫦娥三号探测器太阳能帆板展开模拟
航天器上的能源来源有三种:一是电池,二是核发电,三是太阳能。目前人类在太空的航天器搜集太阳能主要通过太阳能电池帆板也就是所说的太阳能电池阵,将太阳的光能转换成电能。
早期航天器上的太阳能电池阵是设置在航天器的外表面。
后来由于航天器用电量需求的增加,才发展为巨大的帆板的,而且这种帆板的面积不断增大,发展到现在,多数已经像翅膀一样在航天器的两边展开,所以太阳能电池帆板又叫做太阳翼。太阳翼上贴有半导体硅片或砷化镓片,靠它们将太阳光的光能转换成电能。
国际空间站的桁架的两端安装了数对大型的太阳能电池帆板,它们是国际空间站动力和能源的主要提供装置。
我国太阳能电池的研制最先就是应用于航天方面的,在“实践1号卫星”的航天过程中首次使用。虽然经历了很多的挫折和失败,但同时也得到了更多宝贵的经验。在1971年“实践1号卫星”成功发射,经过8年的使用,硅太阳电池功率衰减也只有15%。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限时免费点击下载>> 2024储能产业抢占制高点发展蓝皮书
-
3月19-20日立即报名>> 【线下会议】OFweek 2025 工商业储能大会
-
3月19-20日立即报名>> 【线下会议】OFweek 2025(第五届)储能技术与应用高峰论坛
-
3月19-20日立即报名>> OFweek 2025新能源产业协同发展大会
-
即日-3.31立即查看>> 蔡司工业质量解决方案集锦
-
4日10日立即报名>> OFweek 2025(第十四届)中国机器人产业大会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