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光伏推广九大“最”难题【独家】
在上海,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的光伏系统实证研究平台显示着同样的信息。2013年12月4日,晴天,该实证研究平台的数据显示光伏系统的日发电有效小时数为2.79小时;12月6日,重度污染,PM2.5值超过600,其日发电有效小时数仅为0.7小时,降低了约80%。
越来越多的数据都在指向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太阳能发电正在遭到雾霾的侵袭。
雾霾天气频袭,分布式电站已经成了主要“受害者”之一。当以治霾为目的以稳定投资回报为卖点的太阳能光伏发电遭受新的考验时,对投资者而言,无疑增加了一项难以控制的系统性风险。数万乃至数十万元的投资打水漂,对于分布式光伏发电个人投资者而言,是难以承受之损失。光伏治霾与雾霾的“反突袭”矛盾,如今也越来越成为投资者不得不顾虑的问题!
分布式光伏“最”难题八:分布式光伏融资问题
作为互联网融资与光伏发电投资证券化的一个尝试,招商新能源集团旗下的联合光伏携手国电光伏和众筹网,以网络众筹方式在深圳前海新区开发太阳能电站项目,总募金额才1000万,认购份额却达到10万元/份,而且每人限购一份,发行4天后,预约金额达160万元。
众筹能否推广让投资者直接接收阳光?
虽然,有人说这不过是个“噱头”,“众筹”也只是合法的“集资”,民间借贷的另一版本……,但不论如何,必须承认,这是新能源乃至整个电力行业,运用“互联网思维”行事的开天辟地头一遭。
目前的中国市场,融资难这个问题仍然困扰着绝大部分分布式光伏开发商。能源局和国开行今年8月推出了《支持分布式光伏发电金融服务意见》。根据该《意见》,国开行将积极为各类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投资主体提供信贷支持,但执行时业内企业发现光伏项目贷款仍需要担保。不管在中国还是美国,光伏电站(不管是集中式还是分布式)都不被当作不动产。由于无产权证,项目也不可以当作资产抵押,无法向银行贷款。该政策对于本身就缺乏资金和担保能力的中小企业形同鸡肋。
光伏众筹的出现无疑是国内光伏开发商破局的一个大胆尝试。而且美国的Solarcity在光伏证券化已有先例,似乎是一个不错的方向。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5月21日预约直播>> 【线上直播】全链智联,全域质控:电力与能源行业的质量升级之路
-
即日-6.20立即申报>> 维科杯·OFweek 第十一届太阳能光伏行业年度评选
-
企业参编征集立即参编>> 零碳智造·工商业光储发展蓝皮书
-
限时申报立即申报>> 0Fweek 2025工商业光伏/储能行业榜单
-
免费下载立即下载>> 前沿洞察·2025中国新型储能应用蓝皮书
-
7月30日免费参会>> OFweek 2025光伏储能工业应用场景专场研讨会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