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week视界:光伏行业每日(8.13)快报
光伏“质量门”:他们要为此付出代价
近期,信息较为集中地显示出,目前国内已建成运行的光伏电站中,因设备质量原因造成的系统事故正在成为显性问题之一。甚至有调查数据显示,竟有高达三成以上的光伏电站存在着较为严重的设备质量隐患。
这无疑给电站持有者带来了巨大的“消缺”压力和投资风险。
分析人士认为,这是由于一些光伏电站投资者并不以最终持有电站经营为投资目的,而一味追求低成本、忽视电站质量的结果。
这或许将影响更多潜在投资者对这个清洁能源行业原本积极的投资热情。他们,正是光伏电站市场一直都在期盼的行业接盘者和托底者。
一切后果,都有前因;一切前因,皆成后果。
谁在作,谁知道。
千亿光伏发电市场投资攻略路线决定收益
2013年起,国内不断出台鼓励光伏发电和并网的政策,并明晰电价补贴标准。国内市场短期内启动,2013年国内新增并网光伏发电装机达11.3吉瓦,中国成为年度全球最大的光伏市场。
而截至2012年底,国内累计光伏装机不过700兆瓦,可见市场快速启动。能源局规划,2014年全国光伏新增装机目标为14吉瓦,其中地面电站6吉瓦,分布式光伏发电8吉瓦。按照目前每瓦8至10元的综合投资成本计算,将拉动超过1000亿元的市场。
据记者追踪了解,1000亿元的投资仅单纯计算结果,一般而言,还是大型地面电站更受投资者青睐。分布式电站受到屋顶产权不清晰、装机规模小、预期收益不够明确影响,建设并不顺利。
大型地面电站都是由发电企业经营,目前的补贴政策都是补给电站开发商。行业调整造成材料、电池和组建的成本下降,则由制造企业承担,制造企业在电站开发中相互竞争提供组件和电池。
在目前的政策和市场机制下,光伏行业的竞争压力转嫁到上游材料、中游制造业领域。材料和制造相关度高,捆绑在一起争夺每年超过1000亿的市场。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5月21日预约直播>> 【线上直播】全链智联,全域质控:电力与能源行业的质量升级之路
-
即日-6.20立即申报>> 维科杯·OFweek 第十一届太阳能光伏行业年度评选
-
企业参编征集立即参编>> 零碳智造·工商业光储发展蓝皮书
-
限时申报立即申报>> 0Fweek 2025工商业光伏/储能行业榜单
-
免费下载立即下载>> 前沿洞察·2025中国新型储能应用蓝皮书
-
7月30日免费参会>> OFweek 2025光伏储能工业应用场景专场研讨会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