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讯!又一光伏企业IPO注册获批!
2月13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同意深圳市首航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的批复》,正式批准首航新能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
这标志着首航新能在新能源电力设备领域的发展迈出了重要一步,为其进一步拓展业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回溯其上市历程,首航新能的IPO之路始于2022年6月,彼时公司创业板IPO申请正式获受理。此后,公司经历了两轮问询,并于2023年3月31日通过上市委会议审核。2025年1月23日,公司提交了IPO注册申请,并于2月11日获得中国证监会的正式批复。
此次IPO,首航新能计划募集资金12.11亿元人民币,募集净额将用于储能系统建设、新能源产品研发、研发中心升级、营销网络建设及补充流动资金。
值得一提的是,首航新能在2022年6月提交招股书时,计划募集资金约为15.11亿元,但五个月后增至35.12亿元,随后在今年1月又大幅减至12.11亿元。此次调整中,公司项目及其总投资额未变,而是减少了特定项目的资金投入约19亿元,并将用于补充流动资金的募集资金从4.5亿元降至0.5亿元,其他项目资金基本保持不变。
公开资料显示,首航新能成立于2013年,专注于新能源电力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核心产品包括光伏并网逆变器、光伏储能逆变器和储能电池等。公司实际控制人为许韬,目前持有公司46.62%的股份。
根据国际知名研究机构Wood Mackenzie的报告,2023年首航新能在全球光伏逆变器市场出货量位列第十位。
在光伏应用领域,首航新能的产品主要服务于家庭户用和中小型工商业电站,境外销售占比连年高于75%,尤其在欧洲市场占据重要份额。
在产业布局上,2024年,首航新能在光伏领域持续投资,虽整体营收利润下滑,但储能业务增长潜力依旧。其最新招股书显示,公司将把IPO募资分别用于新能源产品研发(7.72亿元)、研发中心升级(1.97亿元)和营销网络建设(0.91亿元)。同时,公司计划新建生产基地、升级设备以提高自动化水平,扩大生产规模。然而,鉴于市场需求和产能利用率变化,公司已调整部分项目投资,如储能系统建设由20.01亿元减至1亿元。
在业绩方面,首航新能2021年至2023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8.26亿元、44.57亿元和37.43亿元,归母净利润则分别为1.87亿元、8.49亿元和3.41亿元。2024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分别达到约14.69亿元和1.31亿元。预计全年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7.13亿元和2.55亿元。
尽管近两年的业绩有所波动,首航新能仍计划在清洁能源和储能技术方面持续创新,进一步巩固公司在光伏逆变器市场的地位。
![](http://www.ofweek.com/images/weixin/weixin_solar.gif)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限时免费点击下载>> 2024储能产业抢占制高点发展蓝皮书
-
3月19-20日立即报名>> 【线下会议】OFweek 2025 工商业储能大会
-
3月19-20日立即报名>> 【线下会议】OFweek 2025(第五届)储能技术与应用高峰论坛
-
3月19-20日立即报名>> OFweek 2025新能源产业协同发展大会
-
即日-3.31立即查看>> 蔡司工业质量解决方案集锦
-
4日10日立即报名>> OFweek 2025(第十四届)中国机器人产业大会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