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能源局官员:光伏上网电价2010年难出台
“内冷外热”市场须防高风险
尽管我国光伏产品出口量日益增长,但短期内难以改变“市场在外、原材料在外、技术在外”的现状,目前几乎所有的技术设备和九成以上的原料依靠进口,98%的销售依靠出口。分析人士担心,针对我国大量光伏产品低价出口,德国、日本等国家很可能通过提高准入门槛来限制国外产品。
孙广彬表示,我国大部分光伏企业还不具备过硬的质量和良好的品牌,面对金融危机后光伏产品整体供大于求的局面,我国光伏产品仍存在被淘汰的可能。
事实上,2009年我国光伏产品出口额尽管在增长,但出口平均价格一直在下降,直到2010年1月份,随着国际光伏产品供需关系的转变才有所好转。这也意味着,国内企业对国际光伏产品不具有根本性的定价权。
除此之外,在英利能源公司有关人士看来,更大的担忧在于,目前国内不少光伏企业以低成本为出口优势,低价竞销现象明显,容易影响到产品质量,而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很可能导致主要出口国的惩罚性贸易措施。
中国工程院化工冶金材料学部数据显示,我国光伏发电转机还不足电池产量的1%,这样过度依赖出口的行业面临巨大的贸易风险,一旦国际市场有变,对行业的冲击可想而知。
孙广彬表示,目前国际光伏生产技术更新换代较快,正朝着全产业链优化、自动化的方向发展,我国光伏产业目前主要靠进口生产线,而且整个产业链单兵作战,这种现状亟须改变。
一家光伏企业表示,尽管目前公司产品可依靠低价形成出口优势,但未来持续增长还要等待国内市场的真正启动,期待光伏并网电价补贴能够早日出台。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4日10日立即报名>> OFweek 2025(第十四届)中国机器人产业大会
-
4月25日立即报名>> 【线下论坛】新唐科技2025新品发布会
-
限时免费试用立即申请>> 东集技术AI工业扫描枪&A10DPM工业数据采集终端
-
免费下载立即下载>> 前沿洞察·2025中国新型储能应用蓝皮书
-
7.30-8.1预约参观>> 2025WAIE-光伏储能应用大会暨展览会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蔡司工业质量解决方案集锦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