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双反初裁结果公布 中国企业何去何从【最新专题】

  美国商务部5月18日发布对中国出口美国太阳能电池的反倾销税初裁结果,美国计划对不同的制造商征收31.14%到249.96%的高额反倾销关税。据称,美国商务部将于今年10月份对这一结果做出最终裁决。据报道,天合光能和尚德的反倾销税率分别为31.14%和31.22%,另外59家牵扯美国双反调查并提出请愿的公司反倾销税率为31.18%,其中包括:英利绿色能源、赛维LDK、阿特斯太阳能、韩华太阳能、晶澳太阳能和晶科能源等。而其他中国电池制造商将面临249.94%的高额反倾销关税。

  当然,这目前还只是初审,还不是最终结果,但如果最后终审也成立,反倾销税将可向前追溯90天,至2月或3月。同时最新的消息显示,中国对美国的多晶硅和设备的双反也同时在进行中,中美双方在光伏上的贸易大战一触即发。

  此次初审结果的出台略超市场预期。美方曾宣布“双反”的终裁结果预计在今年的7月发布,实际上也有可能推迟至9月份。今年3月份的反补贴税率初裁范围在2.9%-4.73%,至此如果终审也成立,中国光伏组件企业在美国将彻底丧失价格优势。随着德国、意大利这些成熟光伏市场需求的萎缩,美国将成为新兴市场的主力之一。就目前而言,全球光伏市场仍然集中在德国,2011年德国的新增装机容量达到7.5GW,而美国的新增装机容量达到1.6GW,增速分别为1.21%与77.78%。而我国光伏产品出口国主要以德国为主。因此相对来说,业内更担心德国效法美国“双反”。

  这次美“双反”范围涵盖我国一线企业居多,包括:韩华、LDK、阿特斯、晶澳、晶科等,2011年这些企业涉及的产能达到15GW以上,占我国总产能的一半以上,这次结果将对这些光伏企业的利润构成一定的冲击,而A股上市公司:如东方日升、超日太阳、向日葵、拓日新能等下游客户则主要集中在德国,虽然也有小部分布局美国市场,但短期影响相对不大。我们认为,长期来看,美“双反”将制约我国光伏企业在美国的市场布局,使得国内过剩产能在美国释放相对受阻。事实上,为避免“双反”潜在的风险,1季度以来,中国企业加大对美国市场的出货量,而这些存货也在美国组件价格上涨的市场担忧下被一抢而空,据统计今年1季度中国对美国的组件出货量达到800MW。为长期保住国内企业在美国的市场份额,大部分企业则会选择在美国设厂或并购当地企业。

  我国光伏产业长久面临着“三头在外”的尴尬局面,即:原材料、设备严重依赖国外进口,而产品销售市场集中在国外,这造成了我国光伏产业极容易受国外政策的干扰且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的情况。大多数中国企业集中在产业链中下游劳动力密集、盈利能力薄弱的环节发展,进一步削弱了我国光伏企业抗风险的能力。据称,中国对美国多晶硅“双反”已获批,我国多晶硅50%左右依赖进口,其中美国的进口量占我国进口总量的30%以上,对美国多晶硅“双反”,相对来说,会使国内多晶硅价格具有一定的上涨压力,但是将进一步压低我国产业链中下游产品的毛利率。由于2011年我国进口多晶硅中40%左右的来自韩国,因此一旦中国对美多晶硅“双反”定案,最终受益方将是韩国如OCI等企业。

  把握市场脉动,洞悉发展先机。本期OFweek太阳能光伏网为您精心打造一场“双反初裁结果公布 中国企业何去何从?”的热点专题,以飨读者。

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OFweek观点。刊用本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翻译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太阳能光伏 猎头职位 更多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