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50亿投资生变!又一光伏龙头终止国内项目

5月19日,海泰新能(835985.BJ)发布公告称,终止原计划投资50亿元的“10GW TOPCon高效光伏电池项目”及“研发试验中心扩建项目”并将剩余募集资金转向印尼3GW电池组件项目。

截至公告日,10GW TOPCon项目尚未有实质性进展,研发中心扩建项目仅完成16.47%的投入,累计使用募集资金823.36万元。

此次调整源于2024年国内光伏市场环境剧变。数据显示,2024年底中国光伏电池有效产能达1030GW,而实际需求仅660GW,产能过剩率超过56%。

而市场供需失衡引发了激烈的价格战,导致电池片生产环节陷入负毛利率的困境,整个行业的盈利能力也因此承受巨大压力。

在终止国内项目的同时,海泰新能宣布向全资子公司PT GREEN VISION SOLAR增资1.46亿元,用于印尼“2GW光伏电池片及1GW组件项目”。该项目总投资6亿元,一期投资3亿元,计划15个月内建成投产。目前,项目已取得境外投资证书、施工许可及水电供应协议,并签署土建合同。

印尼作为“一带一路”关键节点,其可再生能源发展潜力巨大。该国计划到2025年将可再生能源占比提升至23%,到2030年将达到31%,并承诺2060年实现净零排放。此外,印尼地理位置优越,海运便利,可有效辐射东南亚及全球市场。

2025Q1净利润同比下降241.58%

资料显示,海泰新能成立于2006年,2022年于北交所上市,主营业务涵盖光伏组件、支架、储能产品及电站开发。

2024年,海泰新能实现营收38.03亿元,同比下降7.32%,但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33.56%至1.82亿元。毛利率提升5.35个百分点至19.32%,主要受益于原材料价格降幅超过产品售价下滑。不过,第四季度净利润环比骤降76.76%,显示出行业波动对公司的短期业绩影响较大。

报告期内,公司的组件销售收入占比80.42%,达30.58亿元,海外市场拓展至德国、日本、东南亚等地,并计划通过海外仓库和销售网络实现出口增长超30%。

2025年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为4.40亿元,同比下降9.46%;归母净利润为-2556.47万元,同比下降241.58%。

值得一提的是,海泰新能此前曾计划在滁州建设10GW TOPCon项目,但因土地供应问题终止,转而聚焦海外。2023年,其已与新加坡SEAS财团合作印尼-新加坡绿色走廊项目,2024年初又携手中国电工及中国信保布局印尼TOPCon电池厂,强化本地化制造能力。

提前布局海外 抢占新兴市场先机

海泰新能此次战略调整,标志着其业务重心从依赖国内市场转向全球化产能布局。此举旨在规避贸易壁垒风险(如美国对东南亚实施的关税政策等),并抢占新兴市场先机。

同时,印尼项目将成为其全球化战略的关键支撑点。未来三年内,该公司计划将海外营收占比提升至80%。随着全球碳中和进程的加速推进,中国光伏企业的国际化征程已迈入2.0时代。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其印尼项目的实施仍需密切关注后续地缘政策风险及国际竞争的态势。

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OFweek观点。刊用本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翻译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