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下一站 不做“剩者”
制造优势的不容弃
随着欧美国家的再度沉思,如何汲取过度依赖虚拟经济带来的经济风险教训,重新捡起放弃多年的制造业,积极实施“再工业化”和“制造业回归”政策,支持本国制造业的复苏,以光伏为代表的清洁能源产业成为被支持的重点。
但这是重复中国现在再走的老路吗?以目前的情况来看,全球光伏制造业的七成以上的产能都在中国。重新工业武装,也不过是在“产能过剩”伤疤上加一把盐罢了,并不能拯救光伏行业。这种事看起来吃力不讨好,但还真有人这样做了。
2014年6月18日,美国光伏巨头SolarCity宣布,该公司将斥资3.5亿美元收购太阳能组件制造商(赛昂)Silevo,计划于未来两年内在纽约州建造年产能超1GW的工厂,打造“全球最大”的太阳能组件制造厂。SolarCity的这一举动无疑震惊四座。这么一种逆流的行为,到底是慧眼独具,还是作大死?
然而,在SolarCity这个动作背后的深意后,我们或许会发现我国光伏出口市场或许又要被牵着鼻子走。马斯克在公司计划中是这么写的,在下一个十年“每年安装数十吉瓦”的太阳能系统。这个计划的必要保证就是要有足够的太阳能电池板供应。而且SolarCity还希望通过这个举措继续降低组件成本。值得一提的是,在短期内,SolarCity还会逐步摆脱对中国光伏组件的需求。
我国光伏产业有制造方面的优势,然而,在下游市场的劣势却不能发挥出制造业的强项。而从SolarCity的做法来看,逆向思维或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发挥制造优势,产业整合,降低成本,SolarCity也不过如此。

图片新闻
最新活动更多
-
5月21日预约直播>> 【线上直播】全链智联,全域质控:电力与能源行业的质量升级之路
-
即日-6.20立即申报>> 维科杯·OFweek 第十一届太阳能光伏行业年度评选
-
企业参编征集立即参编>> 零碳智造·工商业光储发展蓝皮书
-
限时申报立即申报>> 0Fweek 2025工商业光伏/储能行业榜单
-
免费下载立即下载>> 前沿洞察·2025中国新型储能应用蓝皮书
-
7月30日免费参会>> OFweek 2025光伏储能工业应用场景专场研讨会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