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央国企集采光伏变局:BC进场,PERC退场

2025-02-07 11:52
能源圈
关注

继2024年8月后,BC再现身央企集采。

近日,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国大唐”)2025-2026年度光伏组件框架采购的招标公告挂网公开。

招标公告显示,中国大唐本次招标共包括3种组件产品,分别为TOPCon、HJT和BC,对应的预估采购总量分别为19.5GW、2GW、1GW

图说:中国大唐近两年组件集采情况

可以发现的是,中国大唐此次组件集采相比2024年16GW的集采,不仅总规模更大、有效期更长,而且取消了PERC产品,新增了BC组件。

BC组件相继入选大型央企招标,标志着BC技术路线正逐渐打开国内集中式光伏电站市场。

“三分天下”

2024年,PERC技术被N型技术快速替代,市场占比降至12%,随着PERC时代落幕,TOPCon、HJT两大高效电池技术路线冲出重围。

此后,晶科能源、天合光能、晶澳科技等头部企业宣布全力发展TOPCon电池路线,TOPCon以技术最领先、产业化成熟度最高、设备单吉瓦投资最低、未来提效空间大等优势,迅速占据市场主流。

HJT虽然也得到不少中小型及初创企业的支持,但在实际落地上显然难以相提并论,HJT龙头企业爱康科技正式摘牌退市、金刚光伏破产重组,且较高的生产成本与技术壁垒,使得HJT的声量和关注度逐渐下降。

同时,BC技术异军突起,2023年9月,隆基绿能宣布,未来扩产以BC电池路线为主,并表示未来5-6年,BC电池将成为晶硅电池的绝对主流。

此后,在BC双雄隆基绿能和爱旭股份的共同努力下,BC电池技术的产品和关注度呈指数级增长,市场声量越来越高。

2024上半年,爱旭股份ABC组件销售量1.62GW,相比2023年全年增长232%,在手订单超10GW,2025年出货规划20GW以上;2024年前三季度,隆基绿能实现BC组件销量13.77GW,同比增长17.70%,2025年将持续放量。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光伏企业加入BC队伍。

PERC退出,TOPCon、HJT、BC三分天下的时代到来,随着BC逐渐打开国内集中式市场,光伏行业的技术路线之争也将进一步加剧。

同时也应看到,多重技术路线并存,这彰显着光伏行业源源不断的创新,其中BC技术作为新兴技术,凭借其高转换率的优势在降本增效的道路上一路疾驰;HJT 凭借其独特的低温制造工艺,在追求轻薄化、柔性化光伏产品领域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携手以多元与创新共同推动光伏行业良性发展。

“炙手可热”

截止今日,2024年以来五大发电集团开展的组件集采中(国家能源集团2024年至今尚未进行组件集采),均设置BC标段。

图说:2024年下半年以来部分央国企组件集采情况,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据公开数据整理

2024年8月15日,中国华能2024年光伏组件(第二批)框架协议采购招标公布,协议预估采购总容量15GW,其中3标段为1GW的BC组件,这是五大能源集团首次单独开辟BC标段;此次中国大唐的光伏组件框架采购中也单独设立了1GW的BC标段。

中国华电和国家电投则为BC和HJT设立了均可参与的高效率产品标段。除央企能源集团外,粤水电和蜀道清洁能源集团也都在组件集采中将BC产品纳入其中。

国家能源集团近一年虽未进行组件集采,但在项目上对BC产品先行先试。2024年12月,国能(纳雍)新能源有限公司发布“贵州公司纳雍公司纳雍锅圈岩农业光伏电站光伏场施工总承包公开招标”公告。公告中显示,该项目位于贵州省毕节市纳雍县锅圈岩乡,项目备案装机容量100MW,直流侧装机容量规划130.0266MWp。在产品选型方面明确提出,拟选用645Wp及以上的单晶硅N型太阳能电池组件(优先选用BC技术的太阳能电池组件)。

BC产品在贵州植被茂密的山地场景中,正面高功率的优势将更加显著,传统组件面临因局部被遮挡(如云或山体阴影、植被等)导致发电量下降的问题,也因BC组件特有的电池片级旁路二极管结构迎刃而解,在保障安全性的同时提高了发电效率。

同时,BC组件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低价中标”的怪圈,1月6日,内蒙古能源集团3.5GW组件采购项目公示中标候选人,隆基以0.74元/W的BC组件中标“达拉特旗防沙治沙50万千瓦光伏一体化一期项目50万千瓦”标段(501.3MW)。在TOPCon和BC组件同场竞争中,BC组件高价中标,这得益于项目技术评分中对组件转换效率一项的评审要求,“光伏组件转换效率大于等于23%(满足技术规范要求)得基础分0分,每高0.1个百分点加1分,最高加10分”,可见终端用户对BC产品高转换效率的肯定和支持。

凭借着技术优势和市场认可度,BC组件已经进入了7大央国企的采购白名单。随着央国企集采从卷“价格”,到比质量、比效率,以高转换效率获得溢价空间的BC组件博得央国企的青睐,买方态度的转变,对技术路线创新传递出了正向的激励信号。

而重视组件质量、效率,这也迎合了中国铁建、国电投等接连抛售光伏项目等央国企们“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需求,倒逼光伏企业聚焦核心竞争力,在产品质量与技术创新上发力,为光伏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破而后立”的契机。

       原文标题 : 央国企集采光伏变局:BC进场,PERC退场

声明: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